登录

《凌晨》唐卢照邻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卢照邻

《凌晨》原文

日掩鸿都夕,河低乱箭移。

虫飞明月户,鹊绕落花枝。

兰襟帐北壑,玉匣鼓文漪。

闻有啼莺处,暗幄晓云披。

现代文赏析、翻译

《凌晨》现代文译文: 夕阳掩映着都城宫阙, 银河低垂,流星如乱箭飞驰。 飞虫掠过洒满月光的窗棂, 喜鹊在落英缤纷的枝头盘旋。 北面山谷里兰香萦绕帷帐, 玉匣中文书翻动泛起涟漪般的声响。 忽闻黄莺啼啭的方位, 晨光已掀开暗色帐幔,晓云轻扬。

赏析:

这首诗以"凌晨"为时间节点,展现了从深夜到拂晓的时空转换。诗人通过六个精巧的意象群,构建出动静相生的黎明图景。

首联以"日掩鸿都"与"河低乱箭"形成时空对仗,夕阳余晖与银河星坠的并置,暗示昼夜交替的壮阔。其中"乱箭"喻流星,赋予天体运动以凌厉的动感。

颔联转入微观视角,"虫飞"与"鹊绕"的动物意象,配合"明月户"与"落花枝"的静物描写,形成明暗交织的画面。飞虫划破月光、喜鹊惊动花枝的细节,凸显黎明时分的生机萌动。

颈联转向嗅觉与听觉体验,"兰襟帐"的幽香与"玉匣鼓"的清响,通过"北壑"与"文漪"的空间延展,将自然气息与人文器物巧妙融合。玉匣文书翻动的涟漪之声,堪称以水喻声的绝妙笔法。

尾联以听觉引领视觉转折,"啼莺"作为黎明标志性意象,自然引出"晓云披"的晨光初现。末句"暗幄晓云披"运用拟人手法,将云霞比作掀开帷幕的使者,完成整首诗从暗到明的意境升华。

全诗以四组对仗工稳的联句,构筑起由远及近、由静到动的立体时空。诗人善用通感手法,将视觉(流星、月光)、听觉(玉匣声、莺啼)、嗅觉(兰香)有机融合,在十四字的紧凑篇幅里,完成了对凌晨时分万物苏醒的诗意捕捉。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