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清] 姚鼐
忆挈柔豪就石渠,春风花药袭襟裾。
随珠荆玉多奇士,金匮名山见异书。
霄汉几人成令仆,沧洲吾道在樵渔。
独君埋骨青山隧,长鬣松呼似识余。
《过程鱼门墓下作》现代文译文:
记得当年带着笔墨拜访石渠阁, 春风裹着花草香扑满衣襟。 这里聚集着如随侯珠、荆山玉般的才俊, 金匮藏书与名山典籍中得见珍奇文章。
朝堂上有几人能位极人臣? 我辈志趣只在江湖渔樵间徜徉。 唯独你长眠在青山隧道里, 松涛翻卷的长须,仿佛还认得旧时模样。
赏析:
诗人此诗以深沉笔触悼念亡友程鱼门,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与生死观。全诗通过三重对比结构,层层递进地抒发哀思。
首联以"石渠阁"(汉代皇家藏书处)暗喻程鱼门学问渊博,春风花药的明媚意象与墓前哀思形成第一重今昔对比。颔联"随珠荆玉"对"金匮名山",将亡友比作稀世珍宝,其文章如秘藏典籍般珍贵,在赞美中暗含痛惜。
颈联转折最为精妙,以"霄汉令仆"(高官显贵)与"沧洲樵渔"(隐逸生活)构成第二重仕隐对比,既表达对功名的淡漠,又暗指程鱼门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尾联"独君埋骨"与"长鬣松呼"形成第三重生者与逝者的对话,松涛拟人化的"识余"二字,将自然景物赋予灵性,使哀思突破生死界限。
全诗用典精当,"随珠荆玉"出自《韩非子》,"金匮"典出《汉书》,既显学问又不露痕迹。五、六句对仗工稳,"霄汉"对"沧洲","令仆"对"樵渔",空间与身份的对照极具张力。结句"长鬣松"意象雄奇,既写实又象征,将诗人孤寂、松树长青与亡友风骨融为一体,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