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赵蕃
试仰元戎贵,还瞻簿领卑。
居间凡几级,其势可悬知。
屡进黄堂拜,夙蒙青眼期。
筵华纷餍饫,饮剧听淋漓。
既纳违离谒,并颁道路资。
间令叩斋阁,礼谢历阶墀。
披豁忘名位,高深讵测窥。
忧人多语政,余事亦论诗。
似欲徵凡作,何胜枉誉辞。
更成湖上集,仍厕幕中奇。
七字昔灵鹫,吾言今总持。
流传久已困,收收尚无遗。
自省才惟薄,难堪德过仪。
受之增踧踖,见者亦惊疑。
暂尔休行役,于焉纪谢私。
钓竿如可把,悬榻定除丝。
《谢张帅》现代文译文:
我仰望主帅的尊贵,回望自己卑微的官职。中间相隔多少等级,这悬殊之势不言而喻。多次进府衙参拜,承蒙您垂青相待。华宴上珍馐满席,畅饮时谈笑风生。临别时您赐我盘缠,又特许我入书房致谢。我踏着台阶行礼,您却抛却尊卑之分。您胸襟如海难测,常与僚属论政事,闲暇时也谈诗论文。似要征集我的拙作,实在愧对您的赞誉。更将我的诗编入湖上集,使我忝列幕府才俊中。昔年七言诗如灵鹫高飞,今蒙您收录珍藏。作品虽流传已久散佚,幸得您收集无遗。自忖才学浅薄,难配如此厚待。受宠若惊心不安,旁人见此亦诧异。暂得卸下行装,谨以此诗记私恩。若有机缘再执钓竿,定当为您解下悬榻的蛛丝。
赏析:
这首五言排律展现了宋代幕府文人与主帅之间微妙的宾主关系。诗人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三个层次:首写身份悬殊带来的心理压力,"悬知"二字道尽官场森严等级;中段详述张帅的知遇之恩,从"青眼期"到"论诗",体现超越阶层的文人相惜;末段以"钓竿""悬榻"的典故,既表归隐之志又不失感恩之心。
艺术上,诗人善用对比手法,"元戎贵"与"簿领卑"的强烈反差贯穿全篇。典故运用自然妥帖,"悬榻"化用陈蕃礼遇徐孺子故事,暗含以隐士自况之意。在严谨的排律格律中,又能保持情感的自然流动,展现了宋代文人诗"以才学为诗"又不失性情的特色。
诗中"忧人多语政,余事亦论诗"二句,尤为精警,既是对张帅儒将风范的刻画,也折射出宋代文武官员共同的文化底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