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三首其一》宋赵蕃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赵蕃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三首其一》原文

我客怀玉山,有如梓与桑。

地故隶江东,与衢盖邻疆。

自公剖符来,亦既阅雨霜。

非惟衢人安,我民亦小康。

去年旱无收,闾里惊欲惶。

匪藉衢粟输,乌能免流亡。

嗣闻被灾郡,诛赏率亦富。

况于惠比境,于今见何尝。

事虽郁上闻,我民不公忘。

现代文赏析、翻译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三首其一》赏析

这首赠别诗展现了诗人对施衢州政绩的深切感念。诗人以"梓与桑"的典故开篇,将自己比作依附施公的桑梓之民,暗示着深厚的乡土情谊。诗中通过时空转换,从地理相邻写到施公任期,再到去年旱灾的集体记忆,形成三层递进式的情感结构。

"非惟衢人安,我民亦小康"一句,以对仗工整的句式道出施公惠政的广泛影响。诗人特别选取"旱灾救济"这一典型事件,通过"闾里惊惶"与"免于流亡"的强烈对比,凸显施公的德政实效。后段"诛赏率亦富"等句,暗含对当时吏治的委婉批评,反衬出施公的难能可贵。

全诗语言质朴却情感深沉,在平实的叙述中暗藏精巧构思。尾句"我民不公忘"直抒胸臆,既是对施公的真诚感恩,也暗含对清官难再的隐忧,余韵悠长。这种将个人情感与民生疾苦相融合的写法,体现了宋代士大夫的社会担当与人文关怀。

现代文译文: 我客居怀玉山,如同桑梓故乡。 此地原属江东,与衢州接壤相邻。 自您持印上任,已历经寒暑风霜。 不仅衢州百姓安居,我乡民众也得安康。 去年大旱颗粒无收,乡里惊恐不安。 若非依靠衢州粮米救济,怎能避免百姓逃荒。 后来听说受灾各郡,奖惩处置多有不当。 何况像您这般惠及邻境,至今罕见榜样。 虽然这些事迹未能上达天听,但我们百姓永志不忘。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