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高启
君不见平乐馆,古城何处寒云满。君不见奉诚园,荒台无踪秋草繁。白日沉山水归海,寒暑频催陵谷改。皇天大运有推移,富贵于人岂长在。请看当年广陵王,双旌六纛何辉光。幸逢中国久多故,一家割据夸雄强。园中欢游恐迟暮,美人能歌客能赋。车马春风日日来,杨花吹满城南路。叠石为山,引泉为池,辟疆旧园何足奇。经营三十年,欲令子孙永保之。不知回首今几时,繁华扫地无复遗。门掩愁鸱啸风雨,种菜老翁来作主。空余怪石卧池边,欲问兴亡不能语。春已去,人不来。一树两树桃花开,射堂踘圃俱青苔。何须雍门琴,但令对此便可哀。人生不饮胡为哉?人生不饮胡为哉?
《南园兴废录》
【当代解读】 诗人此诗以姑苏南园为载体,构建了一座穿越六百年的时空回廊。开篇"君不见"的呼告句式,瞬间将读者拽入历史纵深处——平乐馆的寒云、奉诚园的荒草,这些前朝遗迹在诗人笔下化作时光的刻度。当"双旌六纛"的广陵王盛况与"种菜老翁"的现状并置,诗歌完成了对权力本质的祛魅过程。
诗人以建筑史观照文明史:三十年经营的园林抵不过自然法则的侵蚀,"叠石为山"的巧思终成"怪石卧池"的废墟。这种物性书写背后,暗藏着一套精密的时空压缩装置——杨花满路的春日欢宴与桃花寂开的当下场景,通过"射堂踘圃俱青苔"的蒙太奇剪辑,产生了震撼的审美张力。
末句"人生不饮胡为哉"的复沓咏叹,绝非简单的及时行乐,而是在洞悉历史无常后,选择以酒神精神对抗时间暴政的生命宣言。这种清醒的沉醉,使全诗在废墟美学中升腾起灼热的生命温度。
【现代文释意】 你可曾见过平乐馆的遗址?古城的方位如今只剩寒云低垂。可还记得奉诚园的景致?荒芜的台榭湮没在萋萋秋草里。夕阳沉入山峦,江河流向大海,四季更迭催促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天道运行自有其规律,人世富贵怎能永恒不变?
且看昔日的广陵王,旌旗仪仗何等煊赫辉煌。恰逢中原多事之秋,割据一方自称雄强。园中日夜宴饮唯恐虚度光阴,佳人曼歌宾客赋诗。春风里车马络绎不绝,杨花飞絮铺满城南小道。假山叠石,活水引泉,这吴越旧园也算不得稀奇。苦心经营三十寒暑,原想为子孙守住永世基业。
谁知转瞬繁华尽散,如今满目疮痍。紧闭的门扉外,猫头鹰在风雨中哀鸣,种菜老农成了这里的新主人。唯有奇形怪石斜卧池畔,想要诉说兴亡却已哑然失语。春天走了,游人散了,零星的桃树兀自开花,射堂蹴鞠场爬满青苔。何须雍门周那催人泪下的琴音?眼前景象已足够令人心碎。人生在世若不畅饮,究竟所为何来?人生在世若不畅饮,究竟所为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