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高启
前飞蜻蜓后飞蝶,桃叶杨枝每相接。
谁家季女弄春妍,披烟映日窗户前。
金雀双钗翠羽扇,缬屏黼帐文罗荐。
娇羞年几十五多,将呈复隐奈愁何。
流晖倏没百花暝,空持可怜谁作并。
《东飞伯劳歌》现代文译文:
蜻蜓在前方飞舞,蝴蝶在身后翩跹, 桃枝与杨叶时时相依相缠。 谁家少女正把春光赏玩, 烟霭中日影映照她的窗前。 金雀钗在鬓边轻颤,翠羽扇在手中微摇, 彩绣屏风后,锦帐罗衾间。 十五芳龄的娇羞模样, 欲露还藏,怎奈愁绪缠绵。 流光转瞬即逝,百花渐入暮色, 空怀一腔怜惜,能与谁共婵娟?
赏析:
这首诗歌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少女图景,展现了诗人婉约柔美的艺术风格。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首联以"蜻蜓""蝴蝶"起兴,通过"桃叶杨枝"的自然意象,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为少女出场铺设背景。诗人运用"前飞""后飞"的动态描写,使画面充满生机。
中间四联聚焦少女形象。"金雀双钗""翠羽扇"等精致饰物的描写,暗示其富贵出身;"披烟映日""缬屏黼帐"的光影处理,烘托出朦胧美感。特别通过"将呈复隐"的矛盾心理刻画,将少女情窦初开的娇羞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尾联笔锋突转,"流晖倏没"的时光流逝与"百花暝"的意象叠加,暗喻青春易逝。结句"空持可怜谁作并"的设问,既表达了对少女孤独处境的同情,又暗含诗人自身的人生感慨,使诗歌意境由具象描写升华为普遍的人生思考。
全诗语言华美而不失含蓄,意象明丽而意蕴深远,展现了明代诗歌追求"神韵"的美学特征。通过少女形象与自然景物的相互映衬,成功塑造出一个既具体又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