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高启
日落五原塞,萧条亭堠空。
汉家讨狂虏,籍役满山东。
去年出飞狐,今年出云中。
得地不足耕,杀人以为功。
登高望衰草,感叹意何穷。
《塞下曲》现代文译文:
夕阳沉入五原边塞, 荒凉的哨所空寂无人。 朝廷征讨凶悍胡虏, 征调壮丁遍及山东。 去年大军出飞狐口, 今年又发兵云中郡。 夺来土地难以耕种, 斩杀敌首竟算战功。 登高但见枯黄野草, 无尽悲叹涌上心头。
赏析:
这首边塞诗以沉郁的笔触展现了明代边疆战事的残酷与无谓。诗人通过"日落"、"萧条"等意象营造荒凉氛围,暗示战争带来的凋敝。全诗采用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去年"与"今年"的反复,凸显战事频仍;"飞狐"与"云中"的地名对举,展现征战范围之广。
最震撼的是"得地不足耕,杀人以为功"的尖锐批判,直指战争的非正义性。结尾"衰草"意象与开篇"萧条"呼应,形成情感闭环,而"感叹何穷"的诘问,将个人悲悯升华为对战争的永恒质疑。诗人以史家笔法写诗,在简练的叙事中暗藏讽喻,体现了明代诗人特有的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