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韵子瞻游孤山访惠勤惠思》宋苏辙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苏辙

《次韵子瞻游孤山访惠勤惠思》原文

鸟依山,鱼依湖,但有所有无所无。

轻舟沿溯穷远近,肩舆上下更传呼。

翩然独往不携孥,兼擅鱼鸟两所娱。

困依岩石坐巉绝,行牵翠蔓随缠纡。

道逢勤思访其庐,诵诗清切秋蝉孤。

隐居羞踏陌上土,何人起爱轮下蒲。

水南巷中罗百夫,鸡鸣朝谒至日晡。

人生变化安可料,怜汝久遁终无图。

凫鹥不足鹤有余,一俯一仰戚与蘧。

嗟我久欲従逃逋,方圆不敢左右摹。

现代文赏析、翻译

《次韵子瞻游孤山访惠勤惠思》现代文赏析:

这首和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鸟依山,鱼依湖"的意象,暗喻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但有所有无所无"一句则点出物质拥有与精神自由的辩证关系。诗人通过"轻舟沿溯""肩舆上下"的游历过程,展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翩然独往不携孥"等句,生动描绘了无牵无挂的逍遥状态。

诗中"困依岩石""行牵翠蔓"的细节描写,将隐士生活的闲适与艰辛并置。对惠勤、惠思两位隐士的造访,通过"诵诗清切秋蝉孤"的意象,烘托出隐者高洁孤傲的品格。"水南巷中罗百夫"的世俗场景与隐士生活形成强烈对比,凸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

结尾"嗟我久欲従逃逋"的感叹,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既向往隐逸,又难以完全摆脱世俗羁绊。全诗在"方圆不敢左右摹"的无奈中收束,展现了宋代士人在仕隐之间的典型心态。

现代文译文: 山是飞鸟的依靠,湖是游鱼的归宿, 看似拥有万物,实则超脱所有。 乘着小船穷尽远近水路, 坐着轿子上下山径,沿途应答招呼。 潇洒独行不携家眷, 同时享受观鱼赏鸟的双重乐趣。 疲倦时靠着险峻山岩小憩, 行走时牵着翠绿藤蔓迂回绕路。 途中造访惠勤惠思的草庐, 听他们吟诗,清越如秋日孤蝉鸣诉。 隐居者羞于踏足尘世道路, 谁会爱上那车轮下的蒲草? 水南巷中聚集百官, 从鸡鸣早朝直到日暮。 人生变幻怎能预料, 怜惜你们长期隐居终究难展抱负。 野鸭虽多不如一只仙鹤, 俯仰之间尽是忧愁与觉悟。 可叹我长久想要追随隐逸, 却不敢完全效仿你们的生活方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