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苏辙
老成浑欲尽,吊客一潸然。
遗事人人记,清诗句句传。
挂冠疏傅早,乐世白公贤。
叹息风流在,埋文得细镌。
归隐淮阳市,遨游十六年。
养生能淡泊,爱客故留连。
倾盖知心晚,论诗卧病前。
葆光尘满榻,无复听谈禅。
《李简夫挽词二首其一》赏析
这首挽词以深沉笔触勾勒出一位隐逸文人的精神肖像。首联"老成浑欲尽,吊客一潸然"以双重衰老意象开篇,既指逝者年高德劭的生命终结,又暗含传统价值观的式微,奠定了全诗悲慨的基调。
中段通过"挂冠疏傅早"与"乐世白公贤"的典故对举,展现李简夫兼具疏广急流勇退的智慧与白居易乐天知命的达观。诗人特别着墨于"遗事人人记,清诗句句传"的文化传承意义,将个人哀思升华为对文人精神不朽的礼赞。
后六句转入具体追忆,"归隐淮阳市"至"论诗卧病前"以蒙太奇手法再现逝者晚年生活场景:淡泊养生的日常、热情待客的性情、病榻论诗的执着。尾联"葆光尘满榻,无复听谈禅"以禅榻积尘的视觉意象收束,将"谈禅"这一精神活动的永逝,转化为对文化传承断裂的深沉忧思。
全诗在私人悼念与公共纪念之间保持精妙平衡,通过典故运用与生活细节的交织,既完成对逝者的个体追怀,又构建起宋代士大夫理想人格的典范。诗人以史家笔法写挽词,使个人哀思获得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
现代文译文: 德高望重的长者几已凋零殆尽, 凭吊的宾客不禁泪落潸然。 你的事迹在众人记忆里流传, 清雅的诗句被世代诵传。 像疏广早早挂冠归去, 似乐天居士般贤达世间。 可叹这风流气度犹在, 却要将文章细细铭刻碑碣间。
归隐在淮阳城十六年间, 你畅游于天地自然。 养生之道在于淡泊无求, 喜爱宾客所以殷勤留连。 我们相逢恨晚却倾盖如故, 病榻前仍把诗句细细论辩。 如今禅榻积满灰尘, 再不能听你谈玄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