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苏辙
笑语相从正四人,不须嗟叹久离群。
及春煮菜过边郡,赐火煎茶约细君。
日暖山蹊冬未雪,寒生胡月夜无云。
明朝对饮思乡岭,夷汉封疆自此分。
《边塞行吟中的家国情怀——诗人<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四>赏析》
这首使辽途中的即景之作,以看似平实的笔触勾勒出北宋文人使节的特殊心境。首联"笑语相从正四人"以数字入诗,暗合使团编制,将奉命出使的公务场景转化为文人雅集的意趣。"煮菜""煎茶"的日常细节,在边郡异域中成为维系中原生活方式的仪式,茶烟袅袅间寄托着对故土的眷恋。
诗人笔下的北地风光独具慧眼:"冬未雪"的暖阳与"夜无云"的寒月构成时空对仗,既如实记载了契丹边境的气候特征,又暗含华夷之辨的文化隐喻。尾联"思乡岭"的地名运用堪称绝妙,在即将跨越文化疆界的时刻,这个充满诗意的地名成为整首诗的情感凝结点,使地理分界升华为文化认同的象征。
诗人在此展现了其政治使节与文人身份的双重自觉:既保持外交使节的从容气度,又在生活细节中坚守文化本位。这种在异域环境中对中原文明的持守,正是宋代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微妙写照。全诗不见使辽诗常见的悲苦之音,却在平淡叙述中透露出更为深沉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