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苏辙
野鹤应疑凫雁苦,夏虫未惯雪霜寒。
隐居颜氏终安巷,垂钓严生自有滩。
破宅不归尘可扫,下田初种水应漫。
退耕尚作悠悠语,拙宦犹须步步看。
《隐逸者的自画像:诗人诗中的仕隐抉择》
现代文译文: 野鹤想必会怜悯野鸭的劳苦 夏虫永远无法理解冰雪的严寒 颜回甘于陋巷的隐居生活 严光选择富春江畔独自垂竿 破旧的宅院不归也罢 尘埃自可清扫 新垦的田地初播种子 正需春水浸漫 归耕时仍说着从容不迫的话语 笨拙的仕途却要步步为营小心察看
赏析: 本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仕宦现实的矛盾心理。首联以"野鹤"与"凫雁"、"夏虫"与"雪霜"的对比,暗示自己高洁志向与世俗生活的格格不入。颔联用颜回安贫乐道和严光垂钓富春江的典故,表明对隐士生活的追慕。
颈联笔锋一转,"破宅"与"下田"的实景描写,透露出诗人对简朴耕读生活的具体想象。尾联尤为耐人寻味,"悠悠语"与"步步看"形成鲜明对比,将隐者的从容与宦者的谨慎并置,深刻揭示了宋代士大夫在"仕"与"隐"之间的两难处境。
全诗用典自然,对仗工整,在平淡语词中蕴含着深沉的人生感慨,体现了诗人诗歌"澹泊中有至味"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