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苏辙
来时稻叶针锋细,去日黄花黍粒粗。
久病终惭多敝政,丰年犹喜慰耕夫。
青山片片添红叶,渌水星星照白须。
东观校雠非老事,眼昏那复竞铅朱。
《辞灵惠庙归过新兴院书其屋壁》赏析
这首七律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晚年淡泊从容的心境。全诗通过季节变迁的意象对比,抒发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自身衰老的感慨。
首联"来时稻叶针锋细,去日黄花黍粒粗"以农作物生长变化暗示时间流逝,来时稻苗初生如针般纤细,去时黍穗饱满粗壮,暗含诗人任职期间的岁月更迭。颔联"久病终惭多敝政,丰年犹喜慰耕夫"直抒胸臆,表达对政事未臻完善的愧疚和对丰收年景的欣慰,体现儒家士大夫的责任意识。
颈联"青山片片添红叶,渌水星星照白须"转写归途秋景,青山红叶与水中倒映的白须相映,既写景又暗喻人生暮年,意象优美而含蓄。尾联"东观校雠非老事,眼昏那复竞铅朱"以自嘲口吻道出年老力衰、不堪案牍之劳的现状,铅朱指校书用的朱砂,暗示辞官归隐之志。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将季节景物与人生感悟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晚年超脱名利、心系民生的精神境界。
现代文译文: 来时稻叶细如针尖, 去时黍粒饱满金黄。 久病在任政多疏漏, 丰年幸能慰藉农桑。 青山处处添染红叶, 清水粼粼映照白霜。 东观校书非老所宜, 眼昏花怎再辨朱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