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苏辙
大秦遥可说,高处见秦川。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
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
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
《大秦寺》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展现了诗人登临大秦寺时的所见所感。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秦川晚景图,在平实的景物描写中暗含深沉的历史感慨。
首联"大秦遥可说,高处见秦川"点明登高远眺的视角,大秦寺的高耸位置使其成为观览秦川风貌的绝佳所在。一个"遥"字既写空间距离,又暗含时间跨度,为全诗奠定了苍茫的基调。
颔联"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黄昏时分山谷的静谧景象。"埋"字用得精妙,既写出草木茂盛之态,又暗含历史被自然掩埋的深意。牛羊归牧的田园画面,更添几分宁静祥和。
颈联"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转向对当地民生与僧侣生活的观察。平缓的山坡适宜农耕,而寺中僧人质朴不尚玄谈,这两句看似平铺直叙,实则暗含对简单务实生活态度的赞赏。
尾联"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将视线推向更远的北方,曾经繁华的长安城如今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这一结句以景结情,通过空间的遥远暗示历史的变迁,留下无限遐想空间。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深远,在描绘山水田园的同时,隐隐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思考,体现了诗人诗歌含蓄深沉的艺术特色。
现代文译文: 大秦寺的传说可以追溯到遥远年代, 站在高处能将秦川风光尽收眼底。 茂盛的草木覆盖着幽深的山谷, 放牧的牛羊散布在暮色中的田野。 平缓的山坡正适合种植麦子, 寺中的僧人质朴不追求玄妙禅理。 向北眺望长安城的方位, 高大的城墙在远方如烟般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