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苏辙
小儿不知老人意,贺我明年四十二。
人生三十百事衰,四十已过良可知。
少年读书不晓事,坐谈王霸了不疑。
脂车秣马试长道,一日百里先自期。
不知中途有陷阱,山高日莫多棘茨。
长裾大袖足钩挽,却行欲返筋力疲。
蝮蛇当前猛虎后,脱身且免充朝饥。
归来掩卷泪如雨,平生读书空自误。
山中故人一长笑,布衣脱粟何所苦。
古人知非不嫌晚,朝来闻道行当返。
四十一岁不可言,四十二岁聊自还。
《四十一岁岁莫日歌》现代文译文:
孩童不解老人心,贺我明年四十二。 三十而立百事衰,四十已过意自知。 少年读书不明理,妄论王霸无迟疑。 备车喂马试远途,日行百里先自期。 哪知中途多陷阱,山高日暮荆棘密。 宽袍大袖常挂碍,欲退还家力已疲。 前有毒蛇后猛虎,脱险幸免作晨炊。 归家合书泪如雨,半生苦读空自误。 山中老友一声笑,粗衣淡饭何所惧。 古人知错不嫌迟,今朝悟道当归去。 四十一岁不足道,四十二岁且自娱。
赏析:
这首自省诗以岁末感怀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阶段的深刻思考。诗歌通过三个层次展开:
首先以孩童贺岁的场景起兴,带出"三十百事衰,四十良可知"的人生感悟,形成年龄认知的强烈反差。中间十二句构成主体部分,用"试长道"的隐喻,生动再现了文人从少年意气到中年困顿的心路历程。"脂车秣马"与"筋力疲"的对比,"王霸之谈"与"泪如雨"的反差,都极具戏剧张力。
艺术上,诗人善用意象群构建人生困境:"陷阱""棘茨"喻仕途险阻,"蝮蛇猛虎"比现实危机,"长裾大袖"象征文人身份的束缚。最后六句笔锋一转,以"山中故人"的超脱笑声作结,在"布衣脱粟"的朴素生活中获得精神解脱,完成从入世到出世的思想转变。
全诗在七言古体框架中,通过密集的意象转换和情绪起伏,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典型的中年危机与精神突围,其自嘲中见旷达的笔调,体现了诗人历经政治风波后的成熟智慧。末句"聊自还"三字,尤其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自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