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苏辙
治生非所长,儿女惊满屋。
作官又迂疏,不望载朱毂。
因缘罣罪罟,未许即潜伏。
空余读书病,日与古人逐。
老妻怜眼昏,入夜屏灯烛。
上官念贫寠,时节馈醪肉。
衰年类蒲柳,世事剧麻粟。
数日望归田,寄语先栽竹。
文章亦细事,勤苦定何足。
君诗四相攻,欲看守陴哭。
愧无即墨巧,不解火牛触。
自非太学生,雕琢事干禄。
安心已近道,闭口岂非福。
胡为调狂词,玉石相落碌。
腹中抱丹砂,舌下漱白玉。
作诗虽云好,未免乱心目。
奕秋教二人,不敢志鸿鹄。
摩诘非不言,遗韵寄终曲。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其一》现代文赏析:
这首自嘲诗展现了晚年诗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突围。开篇"治生非所长"六句以排比式自剖,将不善营生、儿女成群、官场失意、身陷罪责等人生窘境和盘托出,白描手法中暗含黑色幽默。"空余读书病"以下转入日常生活场景:老妻体贴、上官馈赠的温暖,与"衰年类蒲柳"的凄凉形成情感张力。"数日望归田"四句突然转折,以栽竹明志,展现文人最后的倔强。
中段"君诗四相攻"等句在与友人诗艺的对比中,坦承自己既无田单火牛阵的奇谋,也非太学生精于雕琢,却在自贬中暗藏锋芒——"安心已近道"揭示其超脱境界。结尾处"腹中抱丹砂"的炼丹意象与"舌下漱白玉"的语言追求形成奇妙呼应,最终以弈秋教棋、摩诘遗韵的典故收束,在自谦中完成对诗歌艺术本质的思考。
全诗在自嘲与自持间保持微妙平衡,将困顿生活转化为诗意栖居,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底色。语言看似平实却暗藏机锋,用典自然如盐入水,在解构自身困境的同时建构起文人的精神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