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苏辙
行过石壁尽,夜泊牛口渚。
野老三四家,寒灯照疏树。
见我各无言,倚石但箕踞。
水寒双胫长,坏裤不蔽股。
日莫江上归,潜鱼远难捕。
稻饭不满盂,饥卧冷彻曙。
安知城市欢,守此田野趣。
只应长冻饥,寒暑不能苦。
《夜泊牛口》现代文译文:
船行过峭立的石壁尽头 停泊在牛口洲的渡口 三四户野老零星散落 孤灯照着稀疏的枯树 见我经过都沉默不语 倚着山石随意盘坐 江水浸寒他们瘦长的腿 破裤难掩嶙峋的骨肉 日暮时分从江上归来 深水的游鱼难以网获 粗米饭装不满陶碗 饿着肚子捱到寒夜将曙 怎知城里人的欢愉 只守着乡野的清苦 注定要忍受长久的饥寒 却道四季冷暖都不算苦楚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以白描手法展现了北宋底层渔民的生存困境。诗人夜泊牛口时,目睹了渔民"坏裤不蔽股"的贫寒、"稻饭不满盂"的饥饿,却依然坚守"田野趣"的生活态度。
诗歌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 1. 空间转换自然,从"石壁尽"到"牛口渚",由远及近勾勒出江村环境 2. 细节刻画入微,"寒灯照疏树"、"水寒双胫长"等句极具画面感 3. 对比手法深刻,末四句将"城市欢"与"田野趣"对照,凸显隐逸主题 4. 语言质朴无华,如"饥卧冷彻曙"直白道出生存艰辛
诗人通过客观记录所见所闻,不动声色地展现了士大夫视角下的民间疾苦,体现了宋代文人"以俗为雅"的创作倾向。诗中渔民安贫乐道的形象,也暗含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