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苏辙
雨後麦多病,庾中蛾欲飞。
不辞终日暑,幸脱半年饥。
潦水来何暴,秋田望已微。
农夫愚可念,此报定谁非。
《杀麦二首其一》现代文译文: 连绵阴雨后麦穗染病态, 谷仓里蛾虫振翅欲飞离。 不惧整日头顶烈日炙烤, 只庆幸能逃脱半年饥馑。 积水为何来得这般凶猛, 秋日田野收成已然渺茫。 农人这般愚钝令人怜惜, 这般苦果究竟是谁之罪?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以写实手法展现了北宋农民的生存困境。诗人通过"麦病""蛾飞"的意象,勾勒出灾后农业的凋敝景象。"不辞终日暑"与"幸脱半年饥"形成强烈对比,凸显农民在极端天气下的坚韧与无奈。
诗中"潦水来何暴"的质问,暗含对自然无常的困惑,而"秋田望已微"则预示着未来的饥荒。尾联"农夫愚可念,此报定谁非"将笔锋转向社会批判,以反语手法点明农民苦难的根源不在天灾,而在人祸。
诗人作为士大夫阶层,却能以平视角度体察民瘼,体现了他"民胞物与"的儒家情怀。全诗语言质朴却力透纸背,在简练的叙事中完成了从现象描述到社会批判的升华,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