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王十朋
一代高明学,三朝骨鲠臣。
淮南惮长孺,楚国忌灵均。
死尚忧王室,生宁问大钧。
姜山同岘首,千古泪行人。
《一代诤臣的永恒悲歌——诗人<故参政李公挽诗三首>深度解析》
这首挽诗以雷霆之笔勾勒出一位宋代士大夫的立体形象。首联"一代高明学,三朝骨鲠臣"如金石相击,在"高明"与"骨鲠"的铿锵对仗中,既见李公的学术造诣,更显其政治品格。诗人特意选用"骨鲠"这一意象,令人想见鲠骨在喉不吐不快的刚直形象。
颔联用典精妙,"淮南惮长孺"暗引汉代汲黯的典故,"楚国忌灵均"化用屈原故事,两个历史镜像叠印在李公身上,既彰显其如古代忠臣般的风骨,又暗示其遭遇的政治困境。典故中"惮"与"忌"二字尤为刺目,道尽忠臣在权力场中的尴尬处境。
颈联"死尚忧王室,生宁问大钧"构成惊心动魄的生死对照。诗人以"死尚"与"生宁"的强烈转折,展现李公超越生死的忠诚。末联"姜山同岘首"将眼前山水与历史名岘并置,"千古泪行人"则使时空骤然延展,个人的哀思升华为永恒的凭吊。
诗人在此诗中构建起多重时空维度:以当下挽诗为经,以历史典故为纬,在纵横交错的时空中,完成对一代诤臣的精神塑像。全诗气韵沉雄,在用典与抒情的平衡中,既保持挽诗应有的哀婉,又充满士大夫的刚健之气,堪称宋代政治挽诗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