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王十朋
系缆长江口,斜阳照两州。
山遥瞻大别,渚远认南楼。
渔艇家烟浦,江神庙柳洲。
文通送别处,春恨可如秋。
《长江暮望:一幅流动的羁旅图》
赏析: 诗人这首舟行小诗,以长江口为画框,勾勒出一幅流动的羁旅图卷。诗人用"系缆"二字开篇,将漂泊的旅况定格在斜阳余晖中。"两州"对望的地理意象,暗示着诗人身处水路要冲的独特视角。颔联"大别山"与"南楼"的遥相呼应,不仅是地理坐标的确认,更是诗人精神坐标的投射——远山近渚间,藏着多少宦游人的心事。
颈联笔锋转向烟火人间,"渔艇家烟"与"江神庙柳"的并置,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暮色中交融。最妙在尾联用"文通送别"典故,将眼前的春景染上秋意,这种季节错位的"恨",道尽了文人漂泊的永恒惆怅。全诗以空间为经,时间为纬,织就了一张笼罩着淡淡愁绪的黄昏江景图。
现代文译文: 在长江入江口系紧船缆 西斜的日光同时笼罩两岸的城州 遥望远处大别山的轮廓 辨认更远的沙洲上南楼的影踪
渔民的小船飘着炊烟停泊水岸 江神庙静静立在柳树环绕的沙洲 这里曾是江淹送别的地方啊 春天的离愁竟比秋天还要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