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王十朋
来采汀洲柳恽蘋,要观草色赐袍新。
士由德行首科第,木就方圆在梓轮。
山峙浮图耸千佛,水迎仙子上三神。
耽耽广厦荣归日,应话林泉老病身。
《荣归与隐逸的双重咏叹——诗人<诸公和诗再用韵并简沈虞卿教授>新解》
这首七律展现了诗人对仕隐之道的深刻思考。首联"来采汀洲柳恽蘋,要观草色赐袍新"以采蘋典故暗喻隐逸之趣,又以"赐袍新"暗示功名之荣,形成鲜明对照。颔联"士由德行首科第,木就方圆在梓轮"运用比兴手法,将士人德行之重要比作木材需经匠人加工,道出儒家修齐治平的入世理念。
颈联"山峙浮图耸千佛,水迎仙子上三神"笔锋陡转,描绘佛道超凡之境,千佛耸立、三神降临的宗教意象,与前半段的世俗追求形成精神层面的张力。尾联"耽耽广厦荣归日,应话林泉老病身"尤为精妙,"耽耽"二字既状显贵之态,又暗含危机感,最终以"林泉老病身"作结,在功成名就之时预见归隐之必然。
全诗在四联间完成从入世到出世的思维跃迁,通过"采蘋-赐袍""广厦-林泉"等意象群的精心构建,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在仕隐之间的典型心态。特别是尾联将"荣归"与"老病"并置,在表面的荣耀中暗藏对生命本质的清醒认知,这种辩证思维使诗歌超越了一般应酬之作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