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王十朋
羲和错冬令,寒燠常相兼。
在人为不常,时焉作贪廉。
玄冥当用事,如忌还如谦。
宜寒噤不嘘,群萌误抽尖。
既燠俄吹冷,夜寐黑不甜。
水行失其理,厥疾不可砭。
前日当孟冬,雷声震铜蟾。
三日辄大雪,飞花眩观觇。
逮此始踰月,屡变寒与炎。
晨起坐东窗,阳光快恩沾。
霜畦秀蔬苗,欣焉自腰镰。
顷刻变凛冽,枯藤怯提拈。
齿牙战霜风,缩舌疑衔钳。
架抽纷掀翻,谁能正牙签。
酒杯觉无力,瓶罄劳频添。
貂裘尚不暖,况无或衣缣。
兀坐拥黄紬,脰作寒龟潜。
气血粟肌体,涕涶冰须髯。
红炉炽薪炭,旋觉寒星歼。
静思天壤间,万类何繁纤。
路傍泣冻馁,海角愁废淹。
羽毛有不庇,腥血有不燖。
岂堪当此时,可以吾身占。
殷勤语妻子,汝勿多怨嫌。
破被尚禁絮,漏茅可添苫。
人生苟知足,处此意亦恬。
但愿王化行,东西俱被渐。
尧天日舒长,有目皆可瞻。
寒生在陋巷,甘心事齑盐。
何须傍人门,炙手随奸憸。
耽耽王侯宅,笙歌下珠帘。
寒暑止温凉,焉知有穷檐。
否泰迭往来,祸福相依黏。
勿用倚彼玉,自分安吾蒹。
饱腹日三饭,蔽形衣一襜。
祁寒勿怨咨,庶用惩无厌。
《和韩苦寒》现代文赏析与译文
赏析: 诗人这首《和韩苦寒》以冬令气候反常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先写反常气候带来的身心折磨,继而推己及人想到更苦难的百姓,最后表明自己甘守清贫的志节。
诗中"齿牙战霜风,缩舌疑衔钳"等句以夸张的体感描写,将严寒具象化;"路傍泣冻馁,海角愁废淹"则拓展了诗歌的社会视野。结尾处"饱腹日三饭,蔽形衣一襜"的朴素宣言,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胸怀一脉相承,体现了宋代士大夫的民本思想。全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寒暑对比中见出诗人的人格操守。
现代文译文:
太阳神错乱了冬季时令,冷暖常常交替出现。这本是天道无常,在人世就表现为贪廉变幻。冬神玄冥执掌时节,既像有所忌惮又似谦逊退让。该冷时却憋着不吐寒气,草木误判时节抽发嫩芽。刚暖和又突然转冷,夜晚辗转难眠。水流失去常理,这病症无药可医。
前些日子正值初冬,雷声震动月宫蟾蜍。接连三日大雪纷飞,漫天飞花迷乱视线。到如今已过一月,寒暖屡次更迭。清晨坐在东窗下,阳光慷慨赐予温暖。霜地里蔬菜抽苗,欣喜地准备收割。转眼又变得凛冽,枯藤冻得不敢触碰。牙齿在寒风中打战,舌头紧缩像被铁钳夹住。书架上的书册翻卷,谁能整理这些书签?举杯都觉得乏力,酒瓶空了频频添酒。貂裘尚且不够暖和,何况没有丝绸衣裳。独自裹着粗布被,脖子像寒龟般缩着。气血在皮肤下战栗,鼻涕眼泪冻结胡须。红炉里炭火熊熊,才觉得寒气渐消。
静思天地之间,万物何等繁复细微。路旁有人冻饿哭泣,天涯有人愁苦沉沦。飞禽没有栖身之所,走兽不得温暖巢穴。怎忍心在这种时候,只考虑自身处境?我恳切地对妻儿说:你们不要过多埋怨。破被还能续些棉絮,漏屋可以加盖茅草。人生若能知足,处此境遇也心安。只愿王道遍行天下,四方百姓都得恩泽。尧舜时代白昼变长,人人都能沐浴阳光。
我甘愿在陋巷受寒,安心吃着粗茶淡饭。何必依附权贵之门,追随那些奸佞之徒?看那王侯宅第森森,笙歌穿过珠帘飘荡。他们只知冷暖变化,哪管贫民茅屋苦寒。命运好坏轮流转换,祸福总是相伴相生。不必羡慕他人宝玉,我自安于芦苇茅舍。每日三餐填饱肚子,一件单衣遮蔽身形。严寒时节不要哀叹,正好戒除贪得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