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风柳鸣蝉》金元好问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金] 元好问

《风柳鸣蝉》原文

轻明双翼晓风前,一曲哀筝续断弦。

移向别枝谁画得,只留残响客愁边。

现代文赏析、翻译

《风柳鸣蝉》现代文译文:

薄翼透光在晨风中轻颤, 如古筝续接断弦的哀音。 它飞向哪根枝条谁能描摹? 只余颤音撩动游子愁心。

赏析:

这首七绝以"蝉"为诗眼,通过三个艺术层次构建出深远的意境:

一、视听通感的精妙运用 首句"轻明双翼"以视觉捕捉晨光中蝉翼的透明质感,"晓风前"的动态描写赋予画面灵气。次句突然转入听觉,将蝉鸣比作"哀筝续断弦",筝弦断续之音与蝉鸣的断续特征完美契合,既写实又传神。

二、空间转换的留白艺术 第三句"移向别枝"完成视角的跳跃,蝉的飞动轨迹形成画面空白,引发"谁画得"的怅惘追问。这种空间转换既保持了中国画"移步换景"的观照方式,又暗含人生漂泊的隐喻。

三、余音袅袅的情感升华 末句"残响客愁"将物理声响升华为心理共鸣,蝉声的残余与客愁的绵延形成双重延续。一个"边"字精妙,既指声音萦绕耳畔,又暗喻愁绪萦绕心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全诗28字中,诗人以蝉写人,以声传情,通过微观物象的精准刻画,折射出乱世文人漂泊无依的生命体验。金元易代之际,这种"残响客愁"的书写,实则是遗民诗人群体心理的审美呈现。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