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在伯沅陵俱和前诗复次韵五首 其二》宋赵蕃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赵蕃

《在伯沅陵俱和前诗复次韵五首 其二》原文

梅兮何等花,意似幽人作。

芳不待三熏,胜自专一壑。

屈原语醉醒,孺子歌清浊。

醉如糟可餔,清亦足可濯。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伯沅陵俱和前诗复次韵五首

其二

赵蕃 〔宋代〕

梅兮何等花,意似幽人作。 芳不待三熏,胜自专一壑。 屈原语醉醒,孺子歌清浊。 醉如糟可餔,清亦足可濯。

这首诗写的是梅花的品格,其实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梅花的幽人在诗人心中也有了生命,他们只需要一个来处便可以一往无前。因此对这无力的纤柔而冰清玉洁的幽人的赏爱不觉地点化成了一首意似梅花的诗。看梅花待客时的娴静以自傲,“似是而非”,貌似“不欲”,“其俗人足以薰风”,而实际上却是它高洁不俗的反映,有如大家闺秀“无求品自高”一般。这种貌似不合情理的幻想,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所以当“醉如糟可餔”时,诗人才觉得“清亦足可濯”。这就是诗人通过“醉”字着墨的奥妙之处。这里的“糟可餔”,不单从梅花的香味给人一种微醺的感觉出发,而且还因自己在贬谪之中多苦而微醺能够略去几分苦涩。“清亦足可濯”,乍看似不过说杯中之酒清朗明澈,别无他意,细味才能悟出其中意蕴:苦也能洗净几分苦涩。至于说从屈子的“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两句激励自己、鼓舞自己的话里,从中品出另一番人生滋味来,则又是无须言说的。赵蕃其人其诗均如其幽人一般纯朴高洁。他在湖南做官时写过一首《三衢道中》,首联写自然的美景,而尾联却发出了“胜事空自知”的慨叹。由此不难见出其纯朴而内敛的人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清新脱俗,韵味深长,虽为咏梅,却又借梅写己,表现了诗人纯朴高洁的品格。

现代文译文:

梅花啊,你是什么花种?看起来像幽居山林的人一样娴静且高傲。虽无香气频频相熏,却胜过常居山壑独自芬芳。想当年屈原醉酒醒后高歌,后代的儿童也吟咏不已。就算大醉如糟让人不能饮食,清冽的香气也能洗涤人的心灵。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