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赵蕃
度月阴霾增病苦,重阳开霁见秋新。
菌生康乐登山屐,尘败渊明漉酒巾。
强拟扶持成小憩,路逢借问一何频。
莫惊老瘦非前日,看即推迁类昔人。
晚晴四首 其三
赵蕃
度月阴霾增病苦,重阳开霁见秋新。
菌生康乐登山屐,尘败渊明漉酒巾。
度过了阴霾的月夜,身体更加多病,
重阳节雨后初晴,见到了初新的秋色。
竹林里生出菌子,是谢康乐登山屐的用途;
破旧的漉酒巾,是陶渊明的醉乡。
勉强想找个地方休息,却屡次遇到路人问询;
不要惊讶我瘦弱不堪,年岁增长迁移,是和昔人一样的。
这首诗是诗人在经历阴霾月夜和重阳节雨后初晴时所作,表现出他内心的悲喜交加。首先,他在阴霾的月夜里感到身体更加多病,表现出他的苦闷之情;但是,重阳节雨后初晴,他看到了新的秋色,感到一丝喜色。
“度月阴霾增病苦,重阳开霁见秋新”两句中,既含有月亮阴暗的天气让他身体更加痛苦的抱怨,又有看到重阳节雨后初晴的欣喜之情。“见秋新”三字还表达出诗人对新生和变化的喜悦,这是在阴霾之后的新晴带来的生机和希望。
“菌生康乐登山屐,尘败渊明漉酒巾”两句是对自己现状的描述。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谢康乐(灵运)登山屐(此典出于《南史·谢灵运传》);一是陶渊明(渊明)漉酒巾(此典出于《晋书·陶潜传》)。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来形容自己现在的情况。康乐屐和漉酒巾都是诗人自己经常使用的物品,现在又重新派上了用场,这不正表明诗人正重新振作起来吗?“强拟扶持成小憩”则表现了诗人的努力和无奈之情。他试图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但却屡次遇到路人问询,表现出世事茫茫的无常和无奈。
最后两句“莫惊老瘦非前日,看即推迁类昔人”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前一句是对自己身体的感叹,不要因为自己“老瘦”,就惊讶不已;后一句则对生活变迁的感慨,就如同昔人一样。这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接受和包容的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经历困难和变化后的心态。虽然有抱怨和无奈,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接受和希望。这种心态也正是诗人作为一个宋代诗人的典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