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赠沈沅陵》宋赵蕃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赵蕃

《赠沈沅陵》原文

绍圣同年今几家,泛然游宦偶天涯。

先因避贼来江左,身欠看山到永嘉。

世禄相期会腾踏,束书宁复漫咨嗟。

我今山色催归意,君政黄紬稳听衙。

现代文赏析、翻译

赠沈沅陵

赵蕃

绍圣同年今几家,泛然游宦偶天涯。 先因避贼来江左,身欠看山到永嘉。 世禄相期攀腾踏,此书宁复漫咨嗟。 我今山色催归计,正为戎州橘已花。

古代封建王朝秩序井然,作为极普通的贬谪外调之事;数十年下来难免有了共有时空条件下“同年”遇合的规律性可循,由此及彼。赵蕃将这种可能称为“绍圣同年今几家”。作者自称与友人是一般“泛然游宦”,偶尔泛舟宦海到了天涯海角之人。从首联也可看出赵蕃为何如此自谦,这年已六十有六,所谓“杖乡”之年,本应“致身君国”,安享余年,却因宦海浮沉,仍在外奔波。

颔联写自己因避“贼”乱而来到东南,却因未能到被陆游赞为“天山仙人果中仙”的永嘉(今浙江温州)看山而遗憾不已。永嘉山水清幽,号称东瓯第一山水胜地。赵蕃错过如此美景自然不甘,然又能如何?只能寄希望于将来有机会到此一游了。一联之中对仗精工,深得律诗之法。

颈联转入赠言主题,劝友人不要因自己的遭遇而满腹牢骚,反而要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将来好好报效国家;作为当世有禄位之人期望于他人者同攀高位而腾踏时政当然是最好的话语表达,同时也是一般当时言志常见的方式;可惜仅是一种说法而已;别后,回过头来看却只能是无尽的感慨罢了。“宁复”“咨嗟”(惆怅叹息)中充满了作者的自伤和悲哀,此处更是别有深意;这样的挫折对诗人来说可以无须用律诗正格中的对仗表达自我之感慨,更重要的可能也就是这些带有伤感和叹息意味的话才是诗人真正的内心所想吧。

尾联本意似乎是要说自己急于东归(原来作者还在州中做幕僚),因而催促友人也早日离开戎州(四川宜宾)早日归去。但这样的表达却也让人想到赵蕃是不是还有这样的想法:因急切的想要回到故乡而急于看到故乡早日春回大地、春光明媚;因为自己错过了整整一年(古人有冬还之说)故乡早已经是春色满园橘花遍地了。故乡的春天已经到来,可惜自己却身处异乡啊!诗人的感慨或许也正在这里吧!

这首赠友之作看似信手拈来却满含深情厚意;从律诗的用字对仗等方面来看也算得上是佳作;全诗一气呵成毫无斧凿痕迹。不过诗人的牢骚和不满却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一般文人常有的特点吧!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