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赵蕃
惟我先君子,相于出自同。
年推大父行,议笃古人风。
薄宦曾怜我,经行阻见公。
讣闻仍葬日,恸哭匪途穷。
当然可以,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这首诗是赵蕃对一位名叫善应的友人的哀悼之作。赵蕃与善应有着深厚的友情,他们自幼相识,出身相同,年岁相近,故而相互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善应却突然离世,让赵蕃痛不欲生。
首联“惟我先君子,相于出自同”,表达了赵蕃与善应的友谊之深,他视善应如己出,同出一源,双方之间没有任何间隙,他们互相扶持,心灵相通。这是赵蕃对与善应之间关系的最贴切的描绘,也反映了他们的深厚情谊。
“年推大父行,议笃古人风”这一联是对善应品德和行为的赞美。这里的“大父”指的是赵蕃的长辈,“行”是指行为和品德,“议笃”则是指讨论事情时的认真和严谨。这表达了赵蕃对善应尊重长辈、品行端正、为人正直的赞美。
“薄宦曾怜我,经行阻见公。”这两句表达了赵蕃对善应的怀念之情。他对善应早年的官场生涯深感同情,但又由于世事变迁、两人分道扬镳,令赵蕃对此倍感遗憾。“经行阻见公”,这又进一步体现了他们的志向虽各异,却终究难以携手同行的一种惆怅和悲情。
最后一联,“讣闻仍葬日,恸哭匪途穷”,可以说是整首诗的高潮。赵蕃在得知善应的死讯后,哭得死去活来,表达了他深深的悲痛之情。“讣闻”和“葬日”指的是善应去世的消息和葬礼日期,“恸哭”和“匪途穷”则表现了赵蕃内心的极度哀伤和无助。这一联,不仅揭示了赵蕃对善应逝去的极度悲伤,同时也体现了他深深的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感叹。
这首诗的文字深情款款,赵蕃以文字记下了与善应的美好回忆和对逝去友人的哀悼之情,充满了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这是古人友谊的真谛,是诗歌的精髓。这首诗让读者看到了友情的温暖和珍贵,也让人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力将古诗的意思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但可能会失去一些古诗的韵味和美感。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