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寄题山居》宋赵蕃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赵蕃

《寄题山居》原文

山居为山可所如,非灊非皖非匡庐。

问云非山何所居,屋中主人山中徒。

当檐屹立几丈余,亦有竹树相盘纡。

朝听鹤吟暮猿呼,那知门外临通衢。

或闻此语谓我诬,答以君意诚守株。

人间有国名华胥,其往初不因舟车。

神游倏忽已即涂,晨鸡唤觉犹蘧蘧。

山名无乃类此欤,胸中有山无地无。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为您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赵蕃的《寄题山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描绘了山中居所的独特景象,并以此隐喻人生追求与心灵归宿。这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淡然态度。

首先,诗人描述了山居的环境,山中有巍峨的峰峦、翠竹、古树,鹤鸣猿啼,宛如人间仙境。屋中主人虽身在山中,但心却向往着更广阔的世界。这种描绘既体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人生追求的矛盾与挣扎。

诗人的问答句式是一种富有趣味的修辞手法,一方面回应对他描绘山居之景是否属实的质疑,一方面巧妙地传达了他内心坚定如磐的向往和对束缚心灵的现实的抗拒。这里的“人间有国名华胥,其往初不因舟车”是一个有趣的隐喻,表明心灵之所往不依赖于外在的物质条件,而在于内心的追求与向往。

“山名无乃类此欤,胸中有山无地无”两句更是点睛之笔,诗人以山名比喻人生的追求与目标,只有心中有山,才能真正达到心灵的归宿。这不仅是对山居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阐述。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然态度。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追求的哲理思考,引人深思。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意,将诗中的意象和哲理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

山中居住,对于山,你有何所求?非潜非潜非匡庐,非皖非皖非云雾。问那浮云你何处居住?屋中主人山中孤独。屋檐巍峨几丈高,亦有竹树相环绕。晨听鹤鸣暮猿啼,哪知门外是通衢?

有人听了这话说我欺,回应说你我皆守株。人间有国名曰华胥,神游瞬间已即途。忽醒唤觉如梦初醒,犹蘧蘧然是真实。山名无乃如此?心中有山无地无。

这首诗以现代文译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心灵的现实的抗拒,以及对人生追求的哲理思考。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