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赵蕃
人间白马渡,世外绿萝山。
水驶舟何蹇,人危境故闲。
传呼屡落胆,应接一怡颜。
更拟桃川路,明朝得意攀。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绿萝道中
宋 赵蕃
人间白马渡,世外绿萝山。 水驶舟何蹇,人危境故闲。 传呼屡落胆,应接一怡颜。 更拟桃川路,明朝得意攀。
这是诗人因反对异族统治者投降而逃到江南,误入常州市上绿萝山中遇到不寻常环境的感慨。
首联“人间白马渡,世外绿萝山。”直接点明诗人是在“人间”寻找“世外”,写出了作者当时身处“世外”的绿萝山的超然心境。在白马渡河的喧嚣之中,诗人的内心是宁静的,他来到这绿萝山,更感清静自在。这是以静衬静的写法,突出诗人对这种清静自在生活的向往。
颔联“水驶舟何蹇,人危境故闲。”写诗人乘船渡河所见之景。“水驶”写水流湍急,因而船行缓慢。“蹇”即困难,写出了诗人乘船渡河的困难。“人危”写的是诗人身处危险的环境,“境闲”二字则体现了诗人的心理:入山更宜幽寂的深闲之境会使诗人避世的心理得到舒缓。“屡”“一”二字用得极巧,前者表现了情况的危急使得诗人的魂飞魄散之态真实地描绘出了此时作家的悲惨境遇生动展现了暗无天日的战争时局!上句经过诗人抽象化、艺术化的处理,变得富有诗意。这种心境反映在颈联中,便是传呼落胆的战战兢兢和应接一怡颜的悠然自得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的对比。尾联“更拟桃川路,明朝得意攀。”写出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桃源”是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这里用“桃川路”代指绿萝山,是借用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发现世外桃源的典故。这里也隐含了诗人的愿望和理想,希望自己能摆脱险恶的环境,寻找到一方属于自己的净土。
这首诗语言平实易懂,但读起来却意韵深远,耐人寻味。这得益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衬托手法。前四句写出了诗人的超然心境和战乱时局的危急状况,通过以动衬静和以险衬闲的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最后两句则用“桃川路”象征诗人的理想世界,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愿望和理想。同时,这首诗还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如“白马渡”“绿萝山”“蹇”“危”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内心的感受,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情趣。
这就是我根据原文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