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赵蕃
一日舒晴十日阴,春来时节更萧森。
徐行索句茅檐静,孤坐焚香书屋深。
少日饥寒真累己,莫年勋业已无心。
先贤遗传时披读,颇怪山王在竹林。
这是一个拥有独特情感色调的宋诗,表现了一个敏感诗人对于春天阴晴不定的情绪波动,以他在一个僻静的书房里的内心感受和回忆来阐述,感情丰富且悠长。
诗人一开始便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无常和生活中偶然情绪波动的困惑,“一日舒晴十日阴,春来时节更萧森。”一天晴朗,十天都是阴天,春天这个本该生机勃勃的季节却显得更加萧瑟阴森。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天气变化与季节更替相互对照,突显出生活中的无常和变化。
“徐行索句茅檐静,孤坐焚香书屋深。”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阴雨天气里独坐书房的情景。他慢慢行走寻找灵感,安静地坐在茅屋的书房中,点上香,翻阅书籍。这表达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孤独感和静思状态。
“少日饥寒真累己,莫年勋业已无心。”这两句诗人对自己早年困苦生活和无法成就功业的无奈与哀叹。他曾经历饥寒交迫的日子,对于未来的功业也失去了兴趣。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内心的挣扎。
“先贤遗传时披读,颇怪山王在竹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开始研读古人的遗作,对山王在竹林的隐居生活感到好奇和羡慕。这反映了诗人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对生活的反思。它以阴晴不定的天气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阴雨天气中独坐书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挣扎,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用词简洁,寓意深远,表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敏锐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