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赵蕃
不但言归自乞归,使家幕府两相违。
换官虽用朝廷法,窃议难逃世俗讥。
适我愠于心悄悄,送君往矣柳依依。
若见河南应枉问,为将前牍叩天扉。
下面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赵蕃的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是送给友人梁和仲并顺便请他代为问候吴丈。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惋惜、遗憾、以及对友人新职位的关心。
首两句“不但言归自乞归,使家幕府两相违。”中,“言归”是对友人梁和仲即将离开的肯定,但“自乞归”却暗示了友人这次离开并非自愿,或许是因为官职调动,或许是因为其他原因。而“使家幕府两相违”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开自己工作岗位的遗憾和惋惜。这里的“家”和“幕府”分别代表了友人的工作和作者的生活,两相违背意味着作者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伙伴,也意味着作者的生活将因此而受到影响。
接下来的两句“换官虽用朝廷法,窃议难逃世俗讥。”是对友人离开的原因的深入探讨。“换官”在这里意味着友人被调任到新的职位,这是“朝廷法”规定的。然而,“窃议”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决定的质疑和不满,他认为这会引起世俗的讥讽。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也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
然后,作者在“送君往矣柳依依”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柳依依”这个意象代表了离别的悲伤,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惋惜和难过。
最后两句“若见河南应枉问,为将前牍叩天扉。”则是表达了对友人的新工作生活的关心。“河南”是指友人将要任职的地方,“应枉问”表示关心询问之意;“前牍”是指过去的经历和文书,“叩天扉”则是指向相关部门咨询和申请。这两句诗表明作者关心友人的新生活,并希望友人能够顺利适应新环境。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去的惋惜、遗憾、关心和不舍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