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赵蕃
向子识损益,扬雄爱清静。
我行萧滩上,二宅驾辄命。
而于酬唱中,又得胡安丰。
诗作文选体,字有眉山踪。
扫门今已后,倾盖非敢望。
谈间问先世,盖乃丈人行。
归州片时程,乃复来高轩。
从容仅数刻,倾倒贻百篇。
平生嗜江山,到处须著语。
及兹足漫摇,久乃舌自拄。
时惟桂林掾,与彼新喻丞。
俱以行卷来,暴富如不胜。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一首诗,希望您能喜欢:
寄谢新安丰守胡达孝
居乡知损益,居庙守清静。 我行萧滩上,两宅纷然立。 诗人唱酬唱,得遇胡安丰。 文选体入诗,眉山字如松。 忽闻扫门后,倾盖非所望。 谈及先世源,丈人行如山。 归州瞬息过,高轩已临面。 数刻从容在,百篇倾倒献。 江山平生爱,语必及之处。 漫摇足已轻,久矣舌自拄。 桂林与新喻,皆以卷来赴。 暴富犹望郎,不得唯飘忽。 治理显民生,思绪横江南。 回想风物里,娓娓引人观。 瞻望非千里,明灯燃我望。 风送月如霜,各自寻常过。 尽管两人背景不同(一个为地方官,一个为乡村知已),但他们共享一种价值体系:对生活的理解、对环境的适应、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民生的关注。这种共享的价值观使得他们能够跨越地域和身份的差异,建立起深厚的友情和互相的欣赏。
这首诗中,赵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与胡达孝的交往过程,从初次见面时的惊讶和欣喜,到深入交谈后的敬仰和欣赏,再到赠诗百篇的喜悦和满足。无论是治理百姓还是写诗抒情,他都能畅所欲言,不假思索。同时他也提醒友人,他们各自在任的地方都与乡村息息相关,也与他乡的山水风情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关注生活、关注民生的体现。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他们友情的赞颂和对生活、工作的热爱与责任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