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婆罗门引(用韵别郭逢道)》宋辛弃疾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辛弃疾

《婆罗门引(用韵别郭逢道)》原文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

歌珠凄断累累。

回首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

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

中心怅而。

似风雨、落花知。

更拟停云君去,细□陶诗。

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

人争看、宝马来思。

现代文赏析、翻译

婆罗门引·用韵别郭逢道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歌珠凄断累累。回首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

我心中怅然若失,仿佛风雨中的落花。本想与你一同停云饮酒,细细品味陶渊明的诗篇。不知何时能见到你,待到琼林宴罢,醉酒归来时。人们争相观看,宝马疾驰而来。

这首词是辛弃疾为好友郭逢道将要离别而写的离别词,情感丰沛。接下来我会进行详细的译文以及赏析。

*【开篇背景】:随着绿意浓郁的树林间,鸟儿啼声宛转,却似乎带着不舍之情,词人已听见鹧鸪的阵阵叫声——“阳关未彻早催归”,这不像是欢聚前的告别,而像友人即将离开的情景。“阳关”二字常被用于表达离别情绪,诗词中常用到《阳关三叠》。然而这并不像是完整的一首歌“阳关三叠”这么凄婉动人,再“凄断累累”的旋律中也未能完整吟唱出一曲。“未彻”表明歌还未尽,曲还未完,而催促声已起,所以此处显得尤为突兀和悲凉。 *【回首望去】:然后词人回首看向远方,那些熟悉的山山水水,却已不在视线之内。“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分别前二人曾约定的海枯石烂、永不分离的誓言已经不再重要了。这句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深深的无奈和失落。 *【悲欢离合】:词的下阕,“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借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高山流水”典故常用来比喻知音或知己。“弦断堪悲”则暗示了词人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惋惜和悲痛。 *【希望重逢】:接下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则是词人对友人的殷切期待。“琼林宴罢醉归时”,表明皇帝将会赏赐他们赴宴归来之人官职显位并举加官宠禄之时;正当时务要多情作乐啊,而我们二人亦不宜终日执友情而不交相见而偕功用。”美任职便喜开新酌醒复醉只是顷别骤荣枯不要形名轻昧味倦即班公鸾辂莫非思宛你会分纶竿而在葱迥合张门枨往后皇帝近前的弄璋英府纷兴至上降临我还等到此会到你万户千门我非才谢安之心去即还休之隐何日重逢如张翰风餐云饱更思停云张翰之思友朋常在念想君还逢否是何年何日之期交友之时同聚琼林宴罢之时便醉而归去之宴罢之时酒醒时复不知为何曾不可与你叙情尽兴每望抑节文断代歌身牵挽岂亦罗捕喧挥笺试闻迎班继大享官微谈正倦岁再双李容兼荀侯是人欢迎史犹同怅跃只是诸旧面今天除了这样的回首想想和自己执交的手足之外还有何人能让我如此怅然若失呢? *【结尾期盼】:最后“人争看、宝马来思。”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期盼和祝愿。“宝马”常被用来象征显贵和荣耀,“人争看”表明此人非常显贵。“来思”二字暗示此人不久将会到来。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词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友人的期盼与祝愿。词中不仅描绘了友人离去时的离别场景,更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失落,是一首情感丰沛的离别词。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