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闻科诏勉诸子》宋辛弃疾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辛弃疾

《闻科诏勉诸子》原文

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

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

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

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

现代文赏析、翻译

闻科诏勉诸子

宋 辛弃疾

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

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

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

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

辛弃疾作此诗时,正值他被免官闲居之时。他的儿子们却正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为了鼓励他们,他写了这首诗。

首二句“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点出“秋举”之事。“秋举”是科举考试的一种,在秋季举行,故称“秋举”。而“天书已十行”,则突出强调了儿子们刻苦读书的情景。在科举时代,读书人要考取功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读熟儒家经典,二是会写文章。而这二者都离不开刻苦和勤奋。此诗的“天书已十行”,正是对儿子们刻苦读书的赞扬。

接下来“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两句,运用了《史记》中“编简”因多次翻阅而残缺脱散的典故,形容儿子们刻苦读书的精神。“绝编”即指此。“下笔定成章”则表现了儿子们不仅熟读经典,而且能文采斐然。这既是诗人对儿子们的期望,也是诗人自己当年孜孜求取功名的精神写照。

最后两句“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指出古人读书求取功名,只看到最终只有少数人能够实现梦想成为高官显贵,大多数人都默默无闻,不能为世所重。这是诗人在当时社会环境的切身体验和感叹。至于诗人的儿子们是否能如诗人在当年一样顺利通过科举并得到官职,就不好说了。最后以“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结尾。意即“明年”(明年将要举行的科举考试)吏部选人时,我的儿子要像梅福一样端方而有文采,一定能够被选拔出来。“仇香”一词中仇与有仇必报之义无干,在这里用作典故更含蓄而婉转地表达出诗人期望自己儿子们金榜题名的殷切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一方面是表现诗人对自己儿子们勤奋苦读的精神和学识才气的赞许与期待;另一方面也是借勉励子孙之机抒发自己心中的抱负与期望,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忧国之情和无可奈何的怅惘。这是一首借题发挥、有所寄托的诗歌,对今天的人们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现译:时光荏苒,秋风中举子无多日,朝廷天书已下发十行。刻苦读书能自刻苦到编简残缺无法再装订成册,提笔为文必定成章。古人有言:“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明年吏部选拔人才时,但愿你们像梅福那样正直而才华横溢胜过仇香。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