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陇州进黄鹦鹉应制》金赵秉文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金] 赵秉文

《陇州进黄鹦鹉应制》原文

陇鸟明时亦效祥,天教合侍赭袍黄。

九重城里骈莺舌,百子池边借鹄裳。

夜臂翠帘条脱重,春笼珠殿荔枝香。

紫宸朝退鸣鞘远,偷学山称万岁觞。

现代文赏析、翻译

陇州进黄鹦鹉应制

赵秉文

陇鸟明时亦效祥,天教合侍赭袍黄。

九重城里骈莺舌,百子池边借鹄裳。

夜臂翠帘条脱重,春笼珠殿荔枝香。

紫宸朝退鸣鞘远,偷学山称万岁觞。

在此七律应制的鸟儿佳句中,作者兴致独特地把入贡进宫廷的一只小黄鹦鹉发挥到独领风骚的地步,貌似还获得了政绩嘉赏哩。足以凭借对主题鲜活,传神并耐人寻味以及语句炼就等所构成的独特魅力,让无数吟咏风花雪月的诗句相形见绌了。

先赏析最后两句“紫宸朝退鸣鞘远,偷学山称万岁觞。”写得很幽默谐趣。这里化用“鸣金收军”而换以“鸣鞘远”代替,颇为传神,它把皇帝退朝后鹦鹉跟着学样也为自己“万岁”三声的情景作了惟妙惟肖的描绘。末句用“偷学”二字,更显得鹦鹉之聪明、稚气,不拘一格之态跃然纸上。它与上句中的“九重城里骈莺舌”之热闹场面,形成了一幅饶有情趣的生动画卷。再联系全诗的首二句,可见这只黄鹦鹉在乡间尚有“效祥”(吉祥之兆)之功,到了宫廷里则不仅嘴巧舌能、伶俐可爱,而且学会了“万岁”臣伏、奴颜婢膝这一套统治者所需要的一切。

再说这首诗的语言特色。赵秉文在《金史》本传中说:“诗务雄丽,精深华妙。”此诗在炼字琢句上颇见功夫。如“明时”、“赭袍”、“骈莺”、“借鹄”等词,都把鹦鹉人格化了。而“偷学山称万岁觞”一句则更见机灵滑稽,风趣横生。此外,诗人还善用夸张手法表现物态情状以至形成一种漫画化的效果。如“九重城里”、“百子池边”,以量词代指宫廷地点而形象生动且不乏夸张之效。在押韵上采用了一韵到底的方式,这在律诗中是不多见的。译文如下:

皇帝圣明之时鸟儿也来献祥瑞,天意让它陪伴皇帝身着黄袍。

皇宫之内热闹得像并行的黄莺,百子池边飞舞时像借来鹤氅。

夜里它挥动翠色帘条如同条脱,春天笼中珠饰飘出荔枝的馨香。

紫宸殿退朝后鸣鞘声渐渐远去,它学着臣子们为皇帝举杯祝万岁觞。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