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金] 赵秉文
石枕绳床夏簟藤,慢肤终日厌歊蒸。
梦飞楚泽三千里,人在秦楼十二层。
松顶露凉时警鹤,山房泉冷独输僧。
人间膏火鏖城市,世外清凉胜饮冰。
酷暑之中找寻清凉处,放下包袱把身轻。 金石为枕可入梦乡,席用粗绳绑便可坐。 身体如美人在吹风,只盼清风一阵凉爽来。 想想湖广一水三千里,玉楼在望十二层。 松树之上露珠滑落,犹如仙鹤在空中飞舞。 山间房内泉水潺潺,独享这份清凉胜过吃冰糕。 人世间的繁华与热闹,都在火炉中煎熬着。 而世外清幽的地方,才是真正的避暑胜地。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清凉之处的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寻找清凉之地,放下包袱,享受自然之美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人世繁华的厌倦。同时,也表达了对世外清幽之地的向往和赞美。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译文: 在炎热的夏天,我找到了一个清凉的地方,枕着石头睡觉,席子是用粗绳绑成的。我的肌肤在吹着风,希望有一阵清风吹来,把我带到了楚泽三千里之外,仿佛看到玉楼在望。 在松树顶上露水滑落下来,像是仙鹤在空中飞翔;山间房内泉水清澈,这宁静的美景独享其中比吃冰糕还清凉解暑。然而,人们只能在城市的喧嚣中受苦煎熬火炉,清凉的世外之地却是更好的去处。诗中所表达的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思想智慧的表现,诗歌背后深层次的情感呼应也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总的来说,《酷暑二首》这两首诗赞美了大自然之美和人世间平淡与恬淡之情致深隽怡人之乐.一帧帧清凉的画面跃然纸上.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赵秉文这两首诗的意境之美.也正是他诗歌艺术魅力之所在.他以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的笔调.把酷暑中的感受写得如此真切.如此动人.使人读后仿佛身临其境.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