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寓城西寺中杂言五首 其一》明唐顺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唐顺之

《寓城西寺中杂言五首 其一》原文

金马违朝谒,云林久卧疴。

阶寒鸣蟪蝈,庭古荫藤萝。

束带知围减,观书厌帙多。

无人来问疾,独坐似维摩。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明朝文人唐顺之在城西寺庙中的自我述说,表现了他身居病中的心态与感情。

“金马违朝谒,云林久卧疴。”唐顺之于明朝嘉靖年间以二甲进士及第,但他却在诗歌中自比为维摩居士,道出了他的淡泊功名之志。“云林”指的是寺庙,“疴”指的是疾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久病在床,无法朝谒皇帝的遗憾。

“阶寒鸣蟪蝈,庭古荫藤萝。”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寂静与冷清。阶寒和庭古相互呼应,既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写出了环境的冷清。鸣蟪蝈和荫藤萝则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束带知围减,观书厌帙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身患疾病后的困倦与无力感。由于无法早起束带,诗人开始感到体力大减。而长时间读书也让他感到厌倦,因为书籍给他带来的是知识的充实而非快乐的享受。

“无人问疾苦,独坐似维摩。”这两句诗是诗人对孤独的感慨。因为病中无人探望,诗人只能独自坐在寺庙中,如同维摩居士一样,感受着孤独与寂寥。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患疾病后的无奈与孤独,同时也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心态。

用现代文翻译为:“久违了朝堂之仪,久卧在云林寺庙中忍受病痛。听着阶寒中的蟪蝈鸣叫,庭古之下有藤萝荫蔽。因困倦而束带无心,看书虽多却已厌倦。无人探望我病疾,独坐寺庙中像维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