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岳王坟》明唐顺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唐顺之

《岳王坟》原文

国耻犹未雪,身危亦自甘。

九原人不返,万壑气长寒。

岂恨藏弓早,终知借剑难。

吾生非壮士,于此发冲冠。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根据原文,我写了一段赏析和译文,希望您能满意。

《岳王坟》是明代诗人唐顺之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岳王坟为背景,通过对岳飞墓前的塑像、秦桧等人的塑像、秦桧的后人等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岳飞的不屈不挠精神和对奸贼秦桧的愤怒和失望之情。

诗中的“国耻犹未雪,身危亦自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耻辱的痛心疾首,也表达了自己即使面临危险也毫不畏惧的态度。“九原人不返,万壑气长寒”一句,则描绘了英雄已逝,但其精神永远长存,如万壑寒气,激荡人心。“岂恨藏弓早,终知借剑难”表达了诗人对奸贼的愤恨和对正义终将胜利的坚信。“吾生非壮士,于此发冲冠”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普通人却也有像壮士一样的忠烈之气。

至于译文,我想简单介绍一下现代文和古代诗歌翻译的一般技巧,但由于这是一篇诗词的赏析和译注,可能更多的需要去理解和想象其中的韵味。总的来说,我的译文可能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含义和美感,但我会尽力让读者能大致理解诗歌的大意。

岳王坟前,英雄的塑像静静地立着,秦桧等人的塑像却背负着千古骂名。我心中感到国家的耻辱还没有洗雪,我个人的命运也十分危险,但我也愿意为了国家的荣誉而奋斗。英雄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长存,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并非壮士,不能拔剑而起,但我知道藏弓虽然不能日夜担惊受怕,可是也知道奸贼的气焰太嚣张并非是正义的一方会战胜的。在我们这个年代,忠烈的骨气并不一定会表现为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勇气,但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精神追求和气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