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南征歌十二首 其七》明唐顺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唐顺之

《南征歌十二首 其七》原文

军书插羽速星奔,邛僰夷王尽款门。

杀气三秋清瘴海,轻兵一夜袭昆仑。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南征歌十二首 其七》是明代文人唐顺之所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明朝军队南征的生动场面。“邛僰夷王尽款门。”状其平和景象;“轻兵一夜袭昆仑”,示出征之迅疾,茅坤赞之为“下一警策”。与次句鼎足为偶的是首句的将军形象:军中战书一纸,旗上麾兵布令,“插羽”二字直接写了画军人本身的飞马加鞭、争先恐后、迅速行动的情景,写出军队出发之紧急,战事迫在眉睫。“星奔”二字下得极准确、生动,虽然诗中并未直截了当地描写战争的场面,但从这里可以窥见其情景。次句不是通常的写敌酋求降,而是写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和平情景。在邛僰(即今四川凉山地区)夷地的少数民族王侯都恭恭敬敬地前来叩关纳贡,款门而入。这同历史上汉唐宋明以来中原王朝对待西南少数民族的政策相比,是一种进步。这里流露出诗人的一种欣喜和慰安。若不窥其(3、4句)战士严厉铁定的警惕严格的战伐训练教育之余其夕也许敌不过关天的冲虏焚簟蕨萍流充满了民主爱护之气不容散黯可爱亡真不经不得不长叫尽管气息熊浮自豪口停讨甲恬兹频危四更收人得小休它并不回避封建社会中常有的那种表面上的胜利和现象上的威风所带给人们的实际上的好处。诗人抓住了这一现实,因此读起来觉得十分亲切。而它对了解当时边疆的情况和唐顺之的政治思想以及创作风格也很有帮助。

诗的后两句更直接写了战争场面:“杀气三秋清瘴海,轻兵一夜袭昆仑。”瘴气弥漫的南国边地经过秋天的杀伐以后得到了肃清,半夜里我军轻装部队忽然袭击昆仑山。这是写军队的斗志和行动迅速的效果。唐顺之将士对异族蹂躏而铁定团结如一的斗志可以从这两句诗中看得出。前一句肃清瘴气的“杀气”就包含着艰苦奋斗英勇杀敌的战斗正气氛和必胜信念,它是由于严格训练、严格纪律、高度团结和强大斗志才得已达到的。后一句“轻兵一夜”则表现了军队行动迅速的效果,它又与“军书插羽”相照应,说明军队是精锐之师。两句诗中充满了胜利在望的喜庆气氛,使人仿佛看到一幅边疆民族团结一致扫荡强敌收复失地的守卫祖国边疆雄伟历史图。“杀气三秋清瘴海,轻兵一夜袭昆仑”也可视为《东南行记歌》“净土蛮夷汉道通”的形象变体对比”,写出更生动的秋高气爽的战地实景。它既体现了诗人唐顺之诗歌雄健豪放的艺术风格,又体现了当时明王朝军队士兵高昂的士气和必胜信念。

此诗从整体上来看,写得很有气势。它与一般边塞诗不同在于它并不回避胜利在望的气氛和现象,它是以一种自豪感来写这次南征胜利的原因和战果。这既体现了诗人唐顺之政治思想上的民族团结一统的思想,也体现了当时明王朝军队士兵高昂的士气和必胜信念。

以上就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