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于谦
明刑弼教佐雍熙,千载嘉谟仰士师。
故里凄凉遗旧冢,穹碑剥落倚荒祠。
虞廷法立人无犯,后世民生伪益滋。
庙貌幸存神未泯,赓歌犹得想当时。
《过皋陶庙》现代文译文:
明德刑罚辅教化,助成盛世太平年。 千年良策今犹在,万世景仰士师贤。 故里萧条余孤冢,残碑斑驳倚颓垣。 虞舜时立刑律日,百姓安分少争端。 后世民生多诈伪,法度渐弛乱象添。 庙宇虽存形貌改,神明未泯气依然。 低吟古调思往事,犹见当年盛况传。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凭吊上古贤臣皋陶庙时所作。皋陶是舜帝时期的司法官,以明刑弼教著称。诗歌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对古代清明法治的向往和对当下世风日下的感慨。
首联"明刑弼教佐雍熙"开宗明义,点明皋陶以刑辅教的政治理念,为后世树立典范。颔联写眼前景象,故里凄凉、穹碑剥落,形成古今强烈反差。颈联转入议论,将虞舜时期的法治清明与后世民生伪诈相对照。尾联"庙貌幸存神未泯"既是对皋陶精神的肯定,也暗含作者继承先贤遗志的决心。
诗人以政治家眼光审视历史,诗中"虞廷法立"与"后世民生"的对比,实则是借古讽今,表达对明中期法制松弛、世风日下的忧虑。全诗语言质朴,意境苍凉,在凭吊古迹中寄寓深沉的历史思考,体现了诗人作为政治家的历史责任感和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