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崔太傅北园同张光禄友衡陈礼部子发闻人礼部元科吴大理希明得诗字》明谢榛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谢榛

《崔太傅北园同张光禄友衡陈礼部子发闻人礼部元科吴大理希明得诗字》原文

胜地成高会,云和度曲时。

百花明院落,一鸟下台池。

待月仍呼酒,看山共赋诗。

凤城春色暮,莫负牡丹期。

现代文赏析、翻译

在明代的诗人谢榛笔下,北园之行成了一场高雅的聚会。在诗中,他描绘了众人共同饮酒赋诗的场景,也展现了一幅云和之曲与鸟鸣为伴的美景图。在这个盛大的场合中,月儿在不知不觉中升高,一切都仿佛诗和远方般令人心醉神迷。

在百花盛开,静谧深沉的院落里,落日下的园中鸟儿轻轻地落在了池塘的平台上。这就是那个特定的日子,那里他们尽情享受美酒,共享佳肴,共赏山川,并在谈论江山美色的同时吟诵诗章。所有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宜人、高雅而静谧,而最为突出的是盛开的牡丹。诗人的此番感慨不言而喻,唯有美好是生活所向的终点,追求高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范是他诗笔中所不能忽略的部分。

总结谢榛这首诗的情感表现:这里,他赞美了诗友们的深情厚谊和优雅的风度,表达了他们追求高尚生活的精神风貌和真挚的感情。这种深情厚谊,这份高雅的风度,都是他们在自然中找寻美的表现,都是他们精神上的满足和追求。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都深深地体现在了这首诗中。

此外,诗中的“凤城春色暮,莫负牡丹期”也是其最深感触的表达。这首诗的美景不仅展现了一种山水情怀和诗词魅力,还折射出了文人墨客们在朝夕生活中的品鉴和高雅风范。所有的美好和韵味都在这首诗中得以彰显和寄托,为人们展现了那一时代的人们所向往的精神风貌和美好的生活方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