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别张佥宪肖甫之颍州兼忆徐太守子与》明谢榛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谢榛

《送别张佥宪肖甫之颍州兼忆徐太守子与》原文

浮云蓟北叹相违,旧社词人各是非。

谪后两迁心事定,醉中多赋宦情微。

黄花含笑孤秋色,白雁离群几夕晖。

颍上有怀徐干远,建安风调迩来稀。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送别诗,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支常青的品种,而友人之间的唱和之作,更是表达友情、抒发别情的一种重要形式。明代诗人谢榛所作《送别张佥宪肖甫之颍州兼忆徐太守子与》,正是一首深深寄寓了怀念和关切之情的佳作。

首句以“蓟北浮云”起兴,突如其来地道出了友人就要分手。京师一带是著名的“北地”。关山漂泊,云水茫茫,化入无际相违的伤感与叹惋中,形容恰切而意深。“叹相违”表面上指云朵逐飞相远,更深层的含义是指肖甫此次去颍州要远离作者。进京应试或上任,许多文人都是由此入京或赴官的。这一句道出了友人此次与作者相违的原因。对送者而言,有此因由,自添几分惆怅。谢榛的“蓟北”是身别的嘱托,“相违”则是心悬的悬念,两句紧紧相连,情景交融。

送者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友宣传和向慕意识,下句写“旧社词人各是非”,便是这种意识极好呈现。谢榛在此句中的“旧社”泛指两人结交以来一直保持诗词唱和的关系。“词人各是非”则是说由于见解不同,他们之间有着“风马牛不相及”之感。由于彼此诗作的风格、主旨、艺术观点有别,于是引出了彼此评判是非的问题。

面对友人的远行,谢榛想到自己因得罪权贵而被谪外任的往事。“谪后两迁心事定”,一个“定”字饱含了无限的酸楚。谢榛此时身在何处?迁谪何方?不得而知。但他却想象友人肯定已经从谪所两度迁升了。心事已定,前程似锦,大有“谪迁他地何伤甚,终见功名画史中”的气概和信心。“心事定”其实是谢榛内心的真实流露,但他强自宽解,故以此语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一个怀有才干而不得一展的人对前程热切追求、以满怀期待的心理此点赠友人的真情之语当用充满艺术力量的形象化方式表述方可给予友人深刻、良好的感化之力,形象的自我鼓动力所表现的千钧分量便是该诗句让人咂出殷实含意的真因缘故了。“心事定”还是难以压住他对朋友饱受宦海浮沉、催折命运的牵挂之心,于是他醉后赋诗随寄愁绪于墨翰之中了。那宦情之微犹如夕阳薄暮、秋露莹露一样无可奈何而又难以倾诉。“醉中多赋宦情微”,以反问的句式陡转情感定向,似为愤懑之语,实际上表达了作者的同情与深切的关切之意。

首联和颔联皆为四句两联体,重在抒情。后两联为议论性语言,集中概括了诗人内心活动过程。随着情感过程的展开和需要,议论方式亦分峰转层。结句则用景物映衬、拓展、提升情感和意象世界。“黄花含笑孤秋色”,作者描绘出了一幅具有典型意义的深秋晚景图。“黄花”是菊花丛中的一种珍品,也是作者精神人格的自我写照。它比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之句中的“菊”更显孤傲自持、独立于世的特点。而今竟将之置于“孤秋”的背景之中,“含笑”则赋予菊花以善解人意、慰人之情态。但恰恰是这种本应引人入胜的菊花反使作者心生孤苦之意,这正是此结句的妙处所在。它既表现了诗人顾影自怜、孤芳自赏的情怀,又将这种情怀推向空灵而使诗人思绪飘逸出尘的超然之境。“白雁离群几夕晖”,夕阳西下时分,成群的白雁即将离散独行,这使作者想起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夕晖与离群的白雁为友人送行设置了一个凄清而感伤的背景。孤寂出行的友人就在这个背景前渐行渐远。“几夕晖”三字极富表现力,它既与末句的“孤秋”相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