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谢榛
客星入巴蜀,使者下金闺。
轩冕离樽罢,风尘去马嘶。
王孙重茅土,天子锡桐圭。
地出函关外,山通栈道西。
衣裳沾雪冷,旌旆拂云低。
树断分金马,江清见石犀。
独临诸葛井,还泛浣花溪。
异世怀张载,应留剑阁题。
明朝进士谢榛诗送朋友入蜀访王室之后作的《送谢给事汝学蜀中封王》诗,写得深情而壮美。诗中描绘了友人谢汝学入蜀后,将有朝中重臣辅佐,蜀地封王之喜讯,更表达了对友人一路风尘、访王探秘的祝福与期待。
首联“客星入巴蜀,使者下金闺”,大气包举地点明主题——谢榛友人此行的重大意义和盛况。“客星入巴蜀”,突如其来的惊喜如天上流星,滑落人间;“使者下金闺”,似明丽的使者飘落宫廷与府署。显然在作者笔下,“入巴蜀”非仅地名意义,实以之为京官下为使者,这一喻象把此行的光荣使命表达得既恰切又形象。颔联紧承“下金闺”来写。“轩冕离樽罢,风尘去马嘶”,即写出了友人谢汝学奉命赴蜀的兴奋与喜悦。颔联的精采之处在于联象叠加,又合乎逻辑。“王孙重茅土”,引用典故表现蜀王的重权势位;“天子锡桐圭”,直接表达了天子的器重赐予。“地出函关外,山通栈道西”,此为入蜀行程中所见实景。行程中有函古关的壮美山水与栈道奇观。“衣裳沾雪冷,旌旆拂云低”,这是对友人一路风尘的关切与祝福。此联动静结合,“衣沾雪冷”是视觉,“旌旆拂云”是视觉与动态。颈联转写友人即将到达蜀地的所见所闻。“树断分金马,江清见石犀”,形象描绘了蜀地的清幽景象。尾联两句一为静景,一为动作。“独临诸葛井,还泛浣花溪”,诸葛井为成都名胜之一,浣花溪又是文人墨客探幽访古的所在。两句借古迹、溪水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此行的期望:寻访前贤的遗踪,思考治国的大计,为朝廷献计献策,留下自己的锦绣文章。
全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语言质朴而生动,不事雕琢而自然意切情真。诗人借送友人之行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与殷殷期待,寄语友人在访王探秘的过程中能大展宏图,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这种以诗言志、以诗言情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人的无私支持、关爱。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也是此诗吸引人之处。
途中环境描绘富于象征意味,象征了友人的事业前途如“客星”般闪耀着辉煌,“使者”般受人敬重;“雪冷”的“衣裳”则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奔波劳顿的深切关怀;“树断”“江清”则暗示了前方有诸多“王侯将相”的“茅土”“桐圭”在等待友人去探索、开拓。诗人描绘了诸多环境、氛围和景象来激发友人的豪情,表达出对友人成功的期盼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此诗不愧是一篇佳作,也是谢榛言志、抒情、写景等艺术才华的充分展示。诗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和殷殷期待,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人际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