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醉后戏与赵歌儿》唐岑参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岑参

《醉后戏与赵歌儿》原文

秦州歌儿歌调苦,偏能立唱濮阳女。

座中醉客不得意,闻之一声泪如雨。

向使逢着汉帝怜,董贤气咽不能语。

现代文赏析、翻译

《醉后戏与赵歌儿》现代文译文: 秦州歌女唱腔凄苦, 偏能即兴演绎濮阳女子的悲歌。 席间失意醉客闻此声, 一曲未终已泪落如雨。 若得当年汉哀帝垂怜, 怕连董贤也要哽咽失语。

赏析:

这首七绝展现了诗人对民间艺人的深刻理解与同情。诗歌以"苦"字定调,通过三个递进层次展现歌艺的感染力:

一、技艺层面(前两句) "歌调苦"与"立唱"形成反差,突出歌女即兴表演的功力。"濮阳女"的典故暗示其演唱内容的悲情色彩,为下文铺垫。

二、现场效果(三四句) "醉客不得意"与"泪如雨"构成因果链条,证明歌声直击心灵的力量。用夸张手法表现艺术感染力,酒客的失意与歌女的悲苦产生共鸣。

三、历史联想(末两句) 借汉哀帝与董贤的典故,以假设语气将歌艺推向极致。董贤作为著名宠臣尚要"气咽",反衬歌女技艺之高绝。这种历史对照既含赞叹,又暗藏对艺人命运的感慨。

全诗在酒宴场景中完成艺术鉴赏,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意象(泪如雨),最终升华为历史想象。诗人以简练笔法,既记录了唐代民间艺人的真实生存状态,也展现了诗歌艺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抒情传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