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羊士谔
功名无力愧勤王,已近终南得草堂。
身外尽归天竺偈,腰间唯有会稽章。
何时腊酒逢山客,可惜梅枝亚石床。
岁晚我知仙客意,悬心应在白云乡。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郡中言怀寄西川萧员外》是唐代诗人羊士谔的一首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
首联“功名无力愧勤王,已近终南得草堂”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自责和愧疚,同时也表达了他在长安城南的草堂即将完工的喜悦。这一联中,“无力”和“愧勤王”表达了诗人的自责和愧疚,“近”字则暗示了他在长安城南的草堂即将完工,为后面的“得草堂”做铺垫。
颔联“身外尽归天竺偈,腰间唯有会稽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淡泊和对佛学的向往。这一联中,“尽归天竺偈”暗示了诗人在寻求佛学智慧,“唯有会稽章”则暗示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失落和无望。这种心态反映出唐代文人在仕途失意时常常表现出的皈依宗教的心态。
颈联“何时腊酒逢山客,可惜梅枝亚石床”描绘了一种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在这一联中,“逢山客”暗示着诗人希望遇到知音和朋友,分享闲暇之余的悠闲生活,“梅枝亚石床”则象征着一种山水之间、诗意盎然的生活。这样的场景无疑对当时生活的沉闷压抑产生了一种淡淡的解压。
最后,“岁晚我知仙客意,悬心应在白云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在这一联中,“仙客”指友人萧员外,“白云乡”则象征着远离尘世纷扰的清净之地。诗人的“悬心”表明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无法抑制,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对仕途的淡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唐代文人常常表现出的皈依宗教的心态,以及在仕途失意时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羊士谔是唐代的一位文人,他的诗歌风格自然流畅,语言朴素真挚,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这首《郡中言怀寄西川萧员外》诗也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