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减字木兰花·远弟来自龙舒》宋向子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向子諲

《减字木兰花·远弟来自龙舒》原文

远弟来自龙舒,张师言寄声相问,有怀其人青松翠筱。一夜欹倾如醉倒。残腊能佳。落尽梅花见雪花。

诗岩酒岛。何日登临同笑傲。未老还家。饱历年华有鬓华。

现代文赏析、翻译

减字木兰花·远弟来自龙舒

远方弟弟从龙舒来,张师言寄声问候,想起久别的人,如松如竹,郁郁青青。

一夜之间,他仿佛醉倒在翠筱之中。虽是残冬,景色也美。梅花落尽,又见雪花飘。

诗岩酒岛,何日同登临,笑傲一醉。年岁渐长,何时才能回到家乡?虽然饱经年华,鬓边添了几许白发。

这是一首记述诗人思念远方弟弟的词。上片起首两句点明写信人及受信人籍贯,其中“远”指自己的弟弟;“来自龙舒”,可知弟弟从其故乡来探亲。句首冠以“远弟”,有深意存焉,既显示两人亲密关系,又表达作者对弟兄分离的感伤情绪。之所以如此,全出于思亲情意。首句后冠以“张师言寄声相问”,就点明写作缘由是“有怀其人”,与老朋友表达了思念之情。“有怀其人”一句,奠定了全词思念情感基调,直贯篇末。以下转换视角,对仗句式追述老朋友一别数年、疏修简对的情状。“青松翠筱”,点明老朋友居处环境高雅、清幽、洁净,一尘不染。这一意境摹写友人居室亭园环境之美,读之令人神往。“一夜”句上承“翠筱”,写竹子之类入梦,表现老朋友相会之欢情;下联笔触转向室内,写双方回家已晚,冬夜已深,“欹倾如醉倒”,彼此都因过度兴奋和畅谈而疲倦得几乎要醉倒了。“残腊”两句紧承“欹倾如醉倒”句,转写别后相思。寒冬腊月,残腊将尽,时光匆匆,如流水飞花;但相思之情却是愈来愈浓:结伴赏花、吟诗填词的情景在脑海中闪现出来。“诗岩酒岛”,语出周必大《二老堂诗话》中记载的两则故事中一则:“刘改之(敞)为武昌(鄂州)教授时,常日已暮,同舍或诣酒肆。时宿其家,自题斋曰‘诗岛’。”另一则是关于杨万里与项安世交往的故事:“安石(刘子仪)守湖州日,延致宾客。东里丈(陆游)时为布衣(陆游初来湖州),每以文谒见。公皆日:‘吾退食之所应接四方客之所未睹也’(并留题座右)遂置东里丈处客座右铭末云:‘新诗先以土博山,杨左司氏谪滴为九死一生事。’郡官燕饮之际;唱是诗则席各谦退体师切已者曰‘犹自可为东流之厄若展两会试之事如何乎’,某贱时赴府归省多歌以为觞令。”“诗岩”应由两则故事而来;写这里多名人游咏且传有佳句;“酒岛”,《酒岛志》记杭州灵隐山附近有“饮海”,饮泉味甘;可以知道此处与老朋友把酒赋诗饮宴欢乐相终始。可是只顾快饮吟诗,“落尽梅花”时节又到一年尽头;这里突然插出比兴句“残腊能佳”,本是无可奈何之词,“能佳”却是遣词工巧的结果。“佳”表示恰如其分;如今已是无可挽留花信飘香的季节了。“残腊”,言还未尽之意,“尚可为之一笑也”;结果作者在这里掷出一笔不意起高亢的短腔.已准备好通向篇末高潮的音调。所以过片由酒席上引发了对兄弟们的劝勉:“何日登临同笑傲。”笑傲是气度表现也是胸怀的流露,“登临”是观赏吟咏,“何日”在这里便是一个悬念:别后何时才能与老朋友再度欢聚吟咏一番?何时才能登临观赏一番?愁绪满怀的词人发出了关切和期盼:老朋友啊!我们何不再饮同欢痛快一醉呢?“未老还家”一句以虚间实.补足“登临”之约。“饱历年华有鬓华”,让全阕充满了无限兴味隽永的情味和强烈的感染力:深情的关切、无尽的期约、乐观的自信.这三者糅合一体,就是从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