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俞彦
伴人孤月黄昏半。
半昏黄月孤人伴。
波眼泪时多。
多时泪眼波。
怨深萦梦浅。
浅梦萦深怨。
君似不销魂。
魂销不似君。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菩萨蛮》回文诗是明代诗人俞彦所作,其构思巧妙,通过描写一位女子对情人的思念和牵挂,表达了深切的相思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语言艺术的熟练运用和对情感的深刻把握。
“伴人孤月黄昏半,半昏黄月孤人伴”这两句描述了女子在黄昏时分,独自面对孤月,与月亮相伴的情景。诗人用“伴人”一词表达了女子孤独寂寞的心情,同时也展现了她在月光下的寂寥氛围。而“半昏黄月孤人伴”则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进一步烘托了女子的孤独和无助。
“波眼泪时多,多时泪眼波”这两句通过描绘眼泪和泪水涟涟,表达了女子对情人的思念和牵挂。泪水涟涟,是女子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她对情人无尽的思念和牵挂的体现。而“泪眼波”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泪水涟涟时的眼神,同时也展现了她在月光下的凄凉和无助。
“怨深萦梦浅,浅梦萦深怨”这两句通过描述女子对情人的怨念和牵挂,表达了她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一方面,她渴望与情人相见,另一方面,她又无法摆脱对情人的思念和牵挂。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她的内心充满了怨念和牵挂。而“浅梦萦深怨”则通过描绘梦境的短暂和缠绵,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内心矛盾和纠结。
最后,“君似不销魂,魂销不似君”这两句点明了主题,揭示了诗人通过回文诗的表达意图——展现了女子的感情转折。她在叙述了对自己的情人的强烈情感之后,选择了看破情感带来的欢愉以及幽梦之美意在为难的生活在一起的话语比说出很难,“不销魂”“不如君”,那是控制内心热情的手法中的一个想法复杂的智力形成过程。这使得她的感情更加深沉而真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女子对情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语言艺术的熟练运用。
现代译文如下:
在黄昏的余晖中,我独自面对着月亮,陪伴着它的只有我。月亮半隐在昏暗的云层中,而我只有无尽的孤独。泪水涟涟,心中充满了对情人的思念和牵挂。每当想起他,我的眼泪就会不由自主地流下,而泪水涟涟时,我的眼中只有泪水。
我对他的怨念越来越深,梦中见到他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梦中的他有时是模糊的,有时又是如此清晰。而我醒来后,只有无尽的哀愁和牵挂。虽然我知道他也有时候会感到沮丧和消沉,但他的消沉并不像我这么深长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