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俞彦
丽谯初永,良夜寂无哗。
帘栊逗来寒信,绛蜡有微葩。
应是流澌渐合,霜意满蒹葭。
此际堪嗟。
空庭月冷,瘦着南枝一树花。
不甘萧瑟,强搀和、一半清佳。
无奈被余香灺,梦不到天涯。
暗想当年此夜,沉醉在他家。
几许韶华。
都随流水,且听城头咽暮笳。
这首诗展现出了古代文学作品的无限可能和迷人的诗意,讲述了冬天夜里深深的静谧、无扰、温婉之韵,读之,则有一股冬季冷意但却深深的吸引感随之袭来,人若行在其中,让人爱恨交加、不得不过且行过。
前部分描摹出一个灯火繁华而丽端的冬夜。"初永"、"静"等的用词显得尽量的散文化和田园诗意。"寒信"、"流澌"、"无哗"、"蜡有微葩" 等辞语又在动态与季节萧条冷涩的情感流展现出了独具风味的状态感,成为了尾蜡烛里瑟瑟蜡花儿璀璨点点的一生痕迹。
下阕情感也发生了一样的转折。"此际堪嗟",本是深夜里的感伤语,但是接下的一句“空庭月冷,瘦着南枝一树花。”却是月儿冰冷、枝上花朵亦羸瘦的状态描写,对于读者的感叹心的探索似深入无物但呈现真实的那树凄美的寒花的句子其实展示出的反而是一个柔软的花与冬月的多愁情感变化的生活式情绪小焦点。“不甘萧瑟”,道出的“挤夹”、“不顾‘强拖’,杂凑部分幽情杂风景的原因即是使得某温度的冷冬月夜的凄美花枝的“美”与“冷”更显凄美动人。“无奈被余香灺,梦不到天涯。”一句,又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
最后,“暗想当年此夜,沉醉在他家。”一句,将这种情感又拉回了现实,而“几许韶华。都随流水,且听城头暮笳。”一句又将这种现实感又拉回了凄美花枝的“美”与“冷”,从而完成了全诗的意境转换和情感的起伏变化。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冬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寂静、冷清的夜晚,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