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上塚吟》宋文天祥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文天祥

《上塚吟》原文

余昔从君时,上堂拜姑嫜。相携上祖塚,岁时持酒浆。姑嫜相继没,马鬣不在乡。共君瓯盂饭,清涕流襦裳。君贫初赴官,有家不得将。妾无应书儿,松梵槚自成行。君别不复归,岁月何茫茫。长安拥朱绶,执雁事侯王。岂无一纸书,道路阻且长。年年酹寒食,妾心良自伤。君家旧巾栉,至今袭且藏。谅君霜露心,白首遥相望。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上塚吟》现代文译文:

当年我嫁入君家时,曾恭敬拜见公婆。我们携手祭扫祖坟,逢年过节备酒供奉。公婆相继离世后,连坟前的石马也不在故乡了。与君共食粗茶淡饭时,清泪常沾湿衣衫。君贫寒初入仕途,却不能携家赴任。我未能为君生下传嗣之子,墓地的松槚却已自成行列。君一去不复返,岁月茫茫无尽期。想必君在京城身着官服,执雁礼拜谒王侯。难道就没有一封家书?只叹路途险阻漫长。年年寒食祭酒时,妾心实在伤痛难抑。君旧日的梳洗用具,至今珍藏如初。我知君必怀霜露之思,虽白发苍苍仍遥相守望。

赏析:

这首悼亡诗以妻子口吻写成,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追忆。全诗通过三个时空层次的交织:

一、回忆往昔(前12句) 诗人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夫妻生活的四个片段:新婚拜见、祭扫祖坟、贫贱相守、离别赴任。"清涕流襦裳"的细节描写,将患难夫妻的深情具象化。墓木成行的意象,暗含生死相隔的悲怆。

二、悬想现状(中6句) "长安拥朱绶"的想象与"无书"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既写妻子期盼,又暗喻自己身陷囹圄的处境。"道路阻且长"化用《诗经》典故,暗含家国沦丧之痛。

三、永恒守望(末4句) "旧巾栉"的珍藏与"白首遥望"的誓言,构成跨越生死的对话。霜露意象既指自然更替,又喻忠贞品格,将夫妻之情升华为精神守望。

艺术特色: 1. 性别转换的抒情视角,突破悼亡诗传统范式 2. 时空跳跃的蒙太奇手法,增强情感张力 3. 日常器物(瓯盂、巾栉)的意象化处理 4. 双关修辞("松梵槚"既指墓木又喻坚守)

历史背景: 此诗当作于诗人被囚大都期间,表面悼妻实则自明心迹。诗中"执雁事侯王"暗讽降元官员,"霜露心"自比苏武,通过夫妻忠贞寄托民族气节。妻子形象实为诗人人格的镜像投射,展现其"人生自古谁无死"的生死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