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文天祥
忆昔三月朔,岁在火鼠乡。
朝登迎銮镇,夜宿清边堂。
于时坌飙雾,阳精暗无芒。
胡羯犯彤宫,犬戎升御床。
惨淡铜驼泣,威垂朱鸟翔。
我欲疏河岳,借助金与汤。
吾道率旷野,绕树空徬徨。
慷慨抚鳌背,艰关出羊肠。
扶日上天门,随云拜东皇。
我逖誓兴晋,郑畋义扶唐。
人谋岂云及,天命不于堂。
泗水沉洛鼎,蓟丘植汶篁。
瑶宫可敦后,玉陛单于王。
革命旷千古,被发绵八荒。
海流忽西注,天旋俄右方。
嗟予俘为馘,万里劳梯航。
秋风上瓯脱,夜雪卧桁杨。
南冠郑大夫,北窖苏中郎。
龙蛇共窟穴,蚁虱连衣裳。
周旋溲勃间,宛转沮洳场。
漠漠苍天黑,悠悠白日黄。
风埃满沙漠,岁月稔星霜。
地下双气烈,狱中孤愤长。
唯存葵藿心,不改铁石肠。
断舌奋常山,抉齿厉睢阳。
此志已沟壑,馀命终岩墙。
夷吾不可作,仲连久云亡。
王衍劝石勒,冯道朝德光。
末俗正靡靡,横流已汤汤。
馀子不足言,丈夫何可当。
《壬午》是南宋爱国诗人在被元军俘虏后所作的长篇抒情诗,全诗以悲壮沉痛的笔调,抒发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哀恸、对民族气节的坚守以及对投降变节者的愤慨。
以下是对该诗的现代文译文:
【现代文译文】 回忆那年三月初一,正值丙子鼠年光景。 清晨登上迎銮镇,夜晚歇宿清边堂。 那时狂风卷尘雾,太阳黯淡失光芒。 胡骑攻破朱红宫,夷狄践踏帝王床。 铜驼垂泪国运衰,朱雀低飞威仪丧。 欲疏江河护山岳,求援商汤与周武。 我行大道入荒野,绕树徘徊心迷茫。 激昂拍击神鳌背,艰难穿越险羊肠。 欲托红日升天门,随云朝拜东皇神。 我如祖逖誓复晋,效郑畋力保李唐。 人力终究难胜天,天命不佑我朝堂。 泗水沉没传国鼎,蓟丘遍植异族篁。 瑶宫立起胡人后,玉阶跪着单于王。 改朝换代千古变,披发左衽遍八荒。 海流忽然向西注,天象骤转向右方。 可叹我被俘为囚,万里押解历风霜。 秋风吹过边塞地,夜雪压身卧刑梁。 南冠犹似郑国囚,北窖堪比苏武窖。 与蛇龙同处窟穴,任虱蚁爬满衣裳。 辗转污秽粪溺间,挣扎泥泞沼泽场。 昏暗苍天无边际,惨淡白日泛枯黄。 风沙弥漫大漠里,岁月累积鬓如霜。 地底英魂正气烈,牢中孤愤日更长。 唯有葵心永向日,铁石肝胆终不改。 常山太守断舌勇,睢阳守将抉齿刚。 此志已随沟壑定,残生终将碎狱墙。 管仲再世不可得,鲁仲连也早消亡。 王衍劝进侍石勒,冯道跪拜事契丹。 末世风气渐颓靡,逆流汹涌势滔天。 庸碌之辈不足论,大丈夫岂能这般!
【赏析】 这首五言长诗以"忆昔"开篇,采用史诗般的宏大叙事,通过三个层次展现诗人的赤诚丹心:
一、国破之痛(开篇至"天命不于堂") 诗人以蒙元攻破临安(1276年)的史实为背景,用"铜驼泣""朱鸟垂"象征宋室倾覆,"犬戎升御床"直斥元军僭越。其间穿插"欲疏河岳"的救国壮志与"绕树彷徨"的现实困境,形成强烈张力。
二、囚徒之志("泗水沉洛鼎"至"馀命终岩墙") 以苏武、颜杲卿等历史人物自况,用"葵藿心""铁石肠"的意象明志。"龙蛇共窟穴"等句如实记述狱中非人待遇,而"断舌常山""抉齿睢阳"的典故,彰显其宁折不弯的气节。
三、末世之愤(末八句) 通过对比管仲、鲁仲连等高士与王衍、冯道等贰臣,痛斥变节者。结尾"丈夫何可当"的诘问,如黄钟大吕,既是自励,亦是对苟且偷生者的当头棒喝。
全诗艺术特色鲜明: 1. 时空交织:将历史典故(祖逖北伐、安史之乱)与现实困境熔铸一体 2. 意象壮烈:铜驼、朱鸟、葵藿等意象群构建悲壮美学 3. 声韵铿锵:仄韵为主的用韵方式形成沉郁顿挫的节奏
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动注脚,更是华夏民族精神长城的一块基石,其"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至今仍激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