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文天祥
崆峒地无轴,江山云雾昏。
萍漂忍流涕,故里但空存。
《山河破碎处的诗人泪》 ——诗人《过章贡第七十九》新解
【古诗原文】 崆峒地无轴,江山云雾昏。 萍漂忍流涕,故里但空存。
【现代文诠释】 巍峨崆峒山失去了支撑天地的轴心(喻指国家倾覆), 故国山河笼罩在混沌的云雾之中(暗示元军铁骑的阴霾)。 像浮萍般漂泊的我强忍泪水(流亡途中克制悲恸), 回望故乡只余下记忆中的轮廓(实际已沦陷敌手)。
【深度赏析】 这首五绝创作于1278年诗人兵败被俘押解途中,以章贡地区(今江西赣州)的崆峒山为切入点,展现南宋灭亡后的破碎山河。诗中"地无轴"三字堪称诗眼,既暗喻《淮南子》"天柱折,地维绝"的典故,又巧妙化用杜甫"崆峒足凯歌"的反意,将神话意象与现实悲怆熔于一炉。
"云雾昏"的视觉描写极具张力,既如实描绘赣南多雾的气候特征,又隐喻王朝覆灭的历史阴霾。后联转入抒情时,"忍"字尤为沉重——这位曾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的硬汉,此刻的克制比嚎啕更显悲痛。末句"空存"与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形成跨越时空的互文,道尽遗民诗人共同的故土情结。
全诗二十字中暗藏三重心象:崩塌的天地轴心象征政权倾覆,迷蒙的江山暗示前途未卜,飘零的浮萍写照个人命运。这种将个人际遇、地理特征与国运兴衰完美融合的笔法,正是宋末遗民诗的艺术巅峰。